公布日:2023.10.03
申請日:2023.06.14
分類號:C02F11/12(2019.01)I;C02F11/02(2006.01)I;C02F11/10(2006.01)I;C02F11/18(2006.01)I;C05F3/06(2006.01)I;C05F17/05(2020.01)I;B01J2/20(2006.01)I;C05G5/
12(2020.01)I;A01K67/033(2006.01)I
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的一種污泥基生物炭及其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S1、選取污泥:首先選取城市污泥;S2、脫水處理:對選取的污泥進行脫水處理;S3、收集污水:對經(jīng)過脫水處理的污水進行收集;S4、鋪設蚯蚓床:將經(jīng)過脫水處理的污泥鋪設在處理池內,然后再鋪設蚯蚓,污泥每五天鋪設一次;S5、控制溫濕度:控制處理池內溫度,并引用污水澆灌來控制處理池內濕度;S6、收集蚯蚓糞:每兩個月將處理池內蚯蚓引出,然后收集蚯蚓糞。本發(fā)明污泥脫水后不需要使用大量設備污水進行凈化處理,可以對污水進行二次利用,減少設備設置,降低處理成本,脫水后的污泥利用蚯蚓處理,既可以得到含碳量較高的蚯蚓糞,同時還可以飼養(yǎng)蚯蚓,可以一舉兩得,進一步的降低處理成本。
權利要求書
1.一種污泥基生物炭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S1、選取污泥:首先選取城市污泥;S2、脫水處理:對選取的污泥進行脫水處理;S3、收集污水:對經(jīng)過脫水處理的污水進行收集;S4、鋪設蚯蚓床:將經(jīng)過脫水處理的污泥鋪設在處理池內,然后再鋪設蚯蚓,污泥每五天鋪設一次;S5、控制溫濕度:控制處理池內溫度,并引用污水澆灌來控制處理池內濕度;S6、收集蚯蚓糞:每兩個月將處理池內蚯蚓引出,然后收集蚯蚓糞;S7、殺菌處理:將蚯蚓糞平鋪在加熱爐內進行高溫熱解;S8、混合攪拌處理:將氮、磷、鉀、收集的污水以及經(jīng)過高溫熱解的蚯蚓糞引入攪拌機內進行混合攪拌;S9、擠出烘干處理:將混合后的物料加入擠出設備內,然后進行擠出切斷,從而形成顆粒狀物料,然后再進行烘干處理,最后得到顆粒狀復合生物炭;S10、冷卻:對烘干后的生物炭進行風冷處理,有利于對復合生物炭進行包裝。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污泥基生物炭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脫水處理后得到的污泥含水量在25-40%之間。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污泥基生物炭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中處理池內的溫度控制在15-23攝氏度,所述S3中污泥含水量控制在30-40%,其中溫度通過溫度傳感器進行檢測,含水量通過土壤濕度檢測儀進行檢測。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污泥基生物炭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7中加熱爐溫度設置在200-300攝氏度,熱解時間在40-50min。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污泥基生物炭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8中各原料按重量份數(shù)分別為:高溫熱解蚯蚓糞200-300份、氮4-7份、磷3-5份、鉀1-2份、污水130-160份。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污泥基生物炭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8中污水在使用前經(jīng)過殺菌處理。
7.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污泥基生物炭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9中烘干溫度在60-70攝氏度。
8.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污泥基生物炭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0中風冷采用風扇進行冷卻,加快空氣流通速度。
發(fā)明內容
(一)解決的技術問題
針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污泥基生物炭及其制備方法,解決了現(xiàn)有生物炭制備操作復雜、制備成本高的問題。
(二)技術方案
為實現(xiàn)以上目的,本發(fā)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xiàn):一種污泥基生物炭及其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S1、選取污泥:首先選取城市污泥;
S2、脫水處理:對選取的污泥進行脫水處理;
S3、收集污水:對經(jīng)過脫水處理的污水進行收集;
S4、鋪設蚯蚓床:將經(jīng)過脫水處理的污泥鋪設在處理池內,然后再鋪設蚯蚓,污泥每五天鋪設一次;
S5、控制溫濕度:控制處理池內溫度,并引用污水澆灌來控制處理池內濕度;
S6、收集蚯蚓糞:每兩個月將處理池內蚯蚓引出,然后收集蚯蚓糞;
S7、殺菌處理:將蚯蚓糞平鋪在加熱爐內進行高溫熱解;
S8、混合攪拌處理:將氮、磷、鉀、收集的污水以及經(jīng)過高溫熱解的蚯蚓糞引入攪拌機內進行混合攪拌;
S9、擠出烘干處理:將混合后的物料加入擠出設備內,然后進行擠出切斷,從而形成顆粒狀物料,然后再進行烘干處理,最后得到顆粒狀復合生物炭;
S10、冷卻:對烘干后的生物炭進行風冷處理,有利于對復合生物炭進行包裝。
優(yōu)選的,所述S5中處理池內的溫度控制在15-23攝氏度,所述S3中污泥含水量控制在30-40%,其中溫度通過溫度傳感器進行檢測,含水量通過土壤濕度檢測儀進行檢測,溫度傳感器的布置是以處理池的中心點為中心進行分散布置,土壤濕度檢測儀是插在脫水后的污泥上。
優(yōu)選的,所述S7中加熱爐溫度設置在200-300攝氏度,熱解時間在40-50min,時間和溫度可以根據(jù)具體情況進行調節(jié),保證熱解效果。
優(yōu)選的,所述S8中各原料按重量份數(shù)分別為:高溫熱解蚯蚓糞200-300份、氮4-7份、磷3-5份、鉀1-2份、污水130-160份。
優(yōu)選的,所述S8中污水在使用前經(jīng)過殺菌處理,殺菌處理采用曝氣裝置將臭氧充入污水中,從而達到殺菌效果。
優(yōu)選的,所述S9中烘干溫度在60-70攝氏度。
優(yōu)選的,所述S10中風冷采用風扇進行冷卻,加快空氣流通速度。
(三)有益效果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污泥基生物炭及其制備方法。
具備以下有益效果:
1、本發(fā)明污泥脫水后不需要使用大量設備污水進行凈化處理,可以對污水進行二次利用,減少設備設置,降低處理成本,脫水后的污泥利用蚯蚓處理,既可以得到含碳量較高的蚯蚓糞,同時還可以飼養(yǎng)蚯蚓,可以一舉兩得,進一步的降低處理成本。
2、本發(fā)明將熱解后的蚯蚓糞直接與營養(yǎng)元素混合,讓泥灰起到粘合劑的作用,無需對泥灰進行單獨處理;
3、本發(fā)明可以得到復合型生物炭,可以直接充當肥料進行施肥,可以為作物提供豐富的營養(yǎng)物質。
(發(fā)明人:柳建明;周偉莉;李敏;韋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