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日:2023.10.31
申請日:2022.12.30
分類號:C02F3/30(2023.01)I;C02F3/34(2023.01)I
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褪黑素生產廢水的生物處理方法,其能解決傳統(tǒng)吸附、絮凝脫色,脫色藥劑費用高,脫色效果也有待進一步提高的技術問題。本發(fā)明的該方法包括對褪黑素生產廢水進行生物發(fā)酵預處理,所述生物發(fā)酵預處理采用的菌包括脫色希瓦氏菌(Shewanelladecolorationis)QCA2,脫色希瓦氏菌QCA2已在2020年11月17日保藏于中國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委員會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單位地址為北京市朝陽區(qū)北辰西路1號院3號,保藏編號為CGMCCNO.21391。
權利要求書
1.一種褪黑素生產廢水的生物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對褪黑素生產廢水進行生物發(fā)酵預處理,所述生物發(fā)酵預處理采用的菌包括脫色希瓦氏菌(Shewanelladecolorationis)QCA2,脫色希瓦氏菌QCA2已在2020年12月17日保藏于中國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委員會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單位地址為北京市朝陽區(qū)北辰西路1號院3號,保藏編號為CGMCCNO.21391。
2.一種褪黑素生產廢水的生物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進行的以下步驟,S1、將褪黑素生產廢水進行調制處理;S2、將褪黑素生產廢水進行生物發(fā)酵預處理;S3、將生物發(fā)酵預處理后的出水依次進行ABR厭氧處理、SBR好氧處理;其中,步驟S2中,生物發(fā)酵預處理的停留時間為48-96h,溶解氧為0.5-3mg/L,按池容接種有5%的菌液,所選用的菌種由海桿菌、芽殖桿菌、陶厄氏菌、鞘氨醇桿菌、脫色希瓦氏菌QCA2按照活菌數(shù)比例為10-30:5-10:10-20:2-8:5-15混合得到,各種菌混合前的菌濃度均為108CFU/ml;步驟S3中,ABR厭氧處理的停留時間為24-48h,生化反應池內溫度為25-35℃,溶解氧為0.5-1mg/L,pH為6-9;SBR好氧處理的停留時間為24-50h,生化反應池內溫度為25-35℃,溶解氧為2-6mg/L,COD:N:P=300:5:1(其中,氮元素補加氯化銨,磷元素補加磷酸二氫鉀);ABR厭氧處理、SBR好氧處理均按池容接種有5%的菌液,所選用的菌種由假單胞菌、氯酚節(jié)桿菌、氯酚鞘氨醇單胞菌、從毛單胞菌、微桿菌、蒼白桿菌按照活菌數(shù):20:5:15:20:15:25混合得到,各種菌混合前的菌濃度均為108CFU/ml。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褪黑素生產廢水的生物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ABR厭氧處理所應用的生化裝置其反應器按池容添加有1/3(V/V)的火山巖濾料和1/3(V/V)的生物載體碳。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褪黑素生產廢水的生物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生物載體碳為1-6目煤質顆;钚蕴浚钚蕴康馕街禐450-600mg/L。
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褪黑素生產廢水的生物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SBR好氧處理所應用的生化裝置其反應器按池容添加有20%(V/V)火山巖和10%(V/V)聚氨酯海綿填料。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褪黑素生產廢水的生物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聚氨酯海綿填料為長、寬、高1cm*1cm*1cm的正方體海綿體,遇水后的膨脹系數(shù)為1.3-1.6倍,孔隙率為80-90%,持水率為4-6,堆積密度為40-60kg/m3。
發(fā)明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褪黑素生產廢水的生物處理方法,其能解決傳統(tǒng)吸附、絮凝脫色,脫色藥劑費用高,脫色效果也有待進一步提高的技術問題。
一種褪黑素生產廢水的生物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對褪黑素生產廢水進行生物發(fā)酵預處理,所述生物發(fā)酵預處理采用的菌包括脫色希瓦氏菌(Shewanelladecolorationis)QCA2,脫色希瓦氏菌QCA2已在2020年12月17日保藏于中國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委員會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單位地址為北京市朝陽區(qū)北辰西路1號院3號,保藏編號為CGMCCNO.21391。
一種褪黑素生產廢水的生物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進行的以下步驟,
S1、將褪黑素生產廢水進行調制處理;
S2、將褪黑素生產廢水進行生物發(fā)酵預處理;
S3、將生物發(fā)酵預處理后的出水依次進行ABR厭氧處理、SBR好氧處理;
其中,
步驟S2中,生物發(fā)酵預處理的停留時間為48-96h,溶解氧為0.5-3mg/L,按池容接種有5%的菌液,所選用的菌種由海桿菌(Marinobacter)、芽殖桿菌(Gemmobacter)、陶厄氏菌(Thauera)、鞘氨醇桿菌(Sphingobacteriales)、脫色希瓦氏菌(Shewanelladecolorationis)QCA2按照活菌數(shù)比例為10-30:5-10:10-20:2-8:5-15混合得到,各種菌混合前的菌濃度均為108CFU/ml;
步驟S3中,ABR厭氧處理的停留時間為24-48h,生化反應池內溫度為25-35℃,溶解氧為0.5-1mg/L,pH為6-9;SBR好氧處理的停留時間為24-50h,生化反應池內溫度為25-35℃,溶解氧為2-6mg/L,COD:N:P=300:5:1(其中,氮元素補加氯化銨,磷元素補加磷酸二氫鉀);ABR厭氧處理、SBR好氧處理均按池容接種有5%的菌液,所選用的菌種由假單胞菌(Pseudomonassp.)、氯酚節(jié)桿菌(Arthrobacterchlorophenolicus)、氯酚鞘氨醇單胞菌(Sphingonaschlorophenolica)、從毛單胞菌(Comamonassp.)、微桿菌(Microbacteriumsp.)、蒼白桿菌(Ochrobactrumtritici)按照活菌數(shù):20:5:15:20:15:25混合得到,各種菌混合前的菌濃度均為108CFU/ml。
進一步的,ABR厭氧處理所應用的生化裝置其反應器按池容添加有1/3(V/V)的火山巖濾料和1/3(V/V)的生物載體碳。
更進一步的,生物載體碳為1-6目煤質顆粒活性炭,活性炭碘吸附值為450-600mg/L。
進一步的,SBR好氧處理所應用的生化裝置其反應器按池容添加有20%(V/V)火山巖和10%(V/V)聚氨酯海綿填料。
更進一步的,聚氨酯海綿填料為長、寬、高1cm*1cm*1cm的正方體海綿體,遇水后的膨脹系數(shù)為1.3-1.6倍,孔隙率為80-90%,持水率為4-6,堆積密度為40-60kg/m3。
本發(fā)明的褪黑素生產廢水的生物處理方法具有如下優(yōu)勢:
(1)脫色希瓦氏菌(Shewanelladecolorationis)QCA2篩選于活性污泥樣品之中,對于褪黑素生產廢水的色度去除具有較好的效果,靜態(tài)實驗觀察中,QCA2對褪黑素生產廢水的色度去除率48h可達到85%;
(2)在對比傳統(tǒng)物化預處理的基礎上,選擇生物發(fā)酵預處理協(xié)同ABR+SBR生化處理工藝,接近全生化處理,不僅無二次污染產生,而且可替代傳統(tǒng)物化處理工藝,簡化整個工藝流程,大幅降低了廢水處理處置成本。
(發(fā)明人:韋麗敏;羊建東;李志濤;殷文若;趙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