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日:2022.08.16
申請日:2022.05.30
分類號:C02F9/14(2006.01)I;C02F1/48(2006.01)N;C02F1/52(2006.01)N;C02F3/28(2006.01)N;C02F3/30(2006.01)N;C02F101/30(2006.01)N;C02F103/30(2006.01)N
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泥水混合充分的印染廢水CLAR厭氧處理工藝,具體涉及廢水處理技術領域,本發(fā)明通過在進入好氧處理前,設置獨立厭氧系統(tǒng)對廢水水質進行處理,使得該處理工藝具有連續(xù)環(huán)式無終端循環(huán)流技術、水流過流無死角,保障了對廢水的處理效果,避免積泥的出現(xiàn),且厭氧系統(tǒng)主要利用厭氧菌的消化作用,有效分解廢水有機污染物質,產泥量約為好氧產泥量的1/4,大大降低清理污泥的復雜工序,在工藝利用厭氧作用,打斷染料發(fā)色基團,降低水質色度,且CLAR厭氧反應池為不間斷完全混合式厭氧反應器,大流量環(huán)流,泥水混合充分,處理效果好,進而保障了該處理工藝對印染廢水的處理效果,且節(jié)省了大量實際處理廢水時的清理以及處理成本。
權利要求書
1.一種泥水混合充分的印染廢水CLAR厭氧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印染廢水的處理過程包括:廢水預處理、廢水生化處理以及廢水后處理。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泥水混合充分的印染廢水CLAR厭氧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廢水預處理包括以下步驟:1).印染廢水自進水管流入格柵,以去除大顆粒物質;2).通過格柵處理后的印染廢水流入調節(jié)池并停留5-7小時,以對水質進行均質均量;3).通過調節(jié)池處理后的印染廢水流入混凝池,該混凝池中投加FeSO4和液堿,控制出水的pH為7以內;4).通過混凝池處理后的印染廢水流入初沉池并停留2-5小時,以進行泥水分離處理;5).通過初沉池處理后的印染廢水流入氧化溝并停留24-48小時,以進行生化降解處理;6).通過氧化溝處理后的印染廢水流入二沉池并停留5小時,以再次進行泥水分離處理;7).通過二沉池處理后的印染廢水流入磁混凝池并停留20分鐘,該磁混凝池中投加聚鐵和磁粉,以進一步降解COD;8).通過磁混凝池處理后的印染廢水流入澄清池,以完成印染廢水的預處理,得到以及初步處理廢水。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泥水混合充分的印染廢水CLAR厭氧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廢水生化處理包括以下步驟:①、厭氧水解:通過將印染廢水投入水利攪拌機內,并在其內部添加填料掛膜,保障懸浮活性污泥與水中有機物廣泛接觸,當退漿廢水單獨分出后停止厭氧水解;②、水質處理:在進入好氧處理前,設置獨立厭氧系統(tǒng)對廢水水質進行處理,通過循環(huán)水池的導流方式對廢水進行循環(huán)導流處理,從而剔除廢水中的有機物,進一步增加廢水B/C比等優(yōu)勢,從而得到待處理廢水;③、好氧生物降解:對處理后的待處理廢水進行間歇式活性污泥法(SBR)以及循環(huán)式活性污泥法(CSTR)進行處理,并在處理過程中采用間歇曝氣的方式進行充氧,得到二級處理廢水。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泥水混合充分的印染廢水CLAR厭氧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廢水后處理方法包括不下步驟:混凝反應處理:將處理后的廢水投入絮凝池內,采用攪拌器械快速混合絮凝池內的廢水,加速絮凝池內廢水中顆粒的碰撞速率,需采用循環(huán)加速的方式的提高攪拌器件的轉速,維持攪拌20-40分鐘后停止對廢水的混凝反應處理,且在廢水中含疏水性染料較多時,混凝反應工藝放在生化前面,以去除不溶性染料物質,減輕后續(xù)生物處理的負荷。
5.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泥水混合充分的印染廢水CLAR厭氧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①中,增加填料掛膜,池底應設水力攪拌機,保證懸浮活性污泥與水中有機物廣泛接觸,且在步驟①中,池體較大時,應設串聯(lián)系統(tǒng),以免短路。
6.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泥水混合充分的印染廢水CLAR厭氧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③中,曝氣方式如采用鼓風曝氣,應選用膜片式微孔曝氣頭或微孔曝氣管。
7.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泥水混合充分的印染廢水CLAR厭氧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藥劑可根據(jù)染料性質選用堿式氯化鋁、硫酸亞鐵。
發(fā)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泥水混合充分的印染廢水CLAR厭氧處理工藝,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現(xiàn)有的技術中廢水的處理一般是廢水經過格柵、調節(jié)池、沉淀池,達標后排放到廢水處理廠,一些經過深度處理的也只能將廢水的COD濃度處理到500mg/L左右,單一的處理工藝一般很難將廢水處理達到印染水,且采用上述方式對廢水處理完畢后,其處理過程中的泥污產量大,內部難以通過循環(huán)的方式對泥污以及有機物進行處理,導致廢水處理效率低,消耗量大,且影響了實際處理印染廢水的成本以及處理效果的問題。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泥水混合充分的印染廢水CLAR厭氧處理工藝,所述印染廢水的處理過程包括:廢水預處理、廢水生化處理以及廢水后處理。
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方案:所述廢水預處理包括以下步驟:
1).印染廢水自進水管流入格柵,以去除大顆粒物質。
2).通過格柵處理后的印染廢水流入調節(jié)池并停留5-7小時,以對水質進行均質均量。
3).通過調節(jié)池處理后的印染廢水流入混凝池,該混凝池中投加FeSO4和液堿,控制出水的pH為7以內。
4).通過混凝池處理后的印染廢水流入初沉池并停留2-5小時,以進行泥水分離處理。
5).通過初沉池處理后的印染廢水流入氧化溝并停留24-48小時,以進行生化降解處理。
6).通過氧化溝處理后的印染廢水流入二沉池并停留5小時,以再次進行泥水分離處理。
7).通過二沉池處理后的印染廢水流入磁混凝池并停留20分鐘,該磁混凝池中投加聚鐵和磁粉,以進一步降解COD。
8).通過磁混凝池處理后的印染廢水流入澄清池,以完成印染廢水的預處理,得到以及初步處理廢水。
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方案:所述廢水生化處理包括以下步驟:
①、厭氧水解:通過將印染廢水投入水利攪拌機內,并在其內部添加填料掛膜,保障懸浮活性污泥與水中有機物廣泛接觸,當退漿廢水單獨分出后停止厭氧水解。
②、水質處理:在進入好氧處理前,設置獨立厭氧系統(tǒng)對廢水水質進行處理,通過循環(huán)水池的導流方式對廢水進行循環(huán)導流處理,從而剔除廢水中的有機物,進一步增加廢水B/C比等優(yōu)勢,從而得到待處理廢水。
③、好氧生物降解:對處理后的待處理廢水進行間歇式活性污泥法(SBR)以及循環(huán)式活性污泥法(CSTR)進行處理,并在處理過程中采用間歇曝氣的方式進行充氧,得到二級處理廢水。
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方案:所述廢水后處理方法包括不下步驟:
混凝反應處理:將處理后的廢水投入絮凝池內,采用攪拌器械快速混合絮凝池內的廢水,加速絮凝池內廢水中顆粒的碰撞速率,需采用循環(huán)加速的方式的提高攪拌器件的轉速,維持攪拌20-40分鐘后停止對廢水的混凝反應處理,且在廢水中含疏水性染料較多時,混凝反應工藝放在生化前面,以去除不溶性染料物質,減輕后續(xù)生物處理的負荷。
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方案:所述步驟①中,增加填料掛膜,池底應設水力攪拌機,保證懸浮活性污泥與水中有機物廣泛接觸,且在步驟①中,池體較大時,應設串聯(lián)系統(tǒng),以免短路。
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方案:所述步驟③中,曝氣方式如采用鼓風曝氣,應選用膜片式微孔曝氣頭或微孔曝氣管。
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方案:所述混凝藥劑可根據(jù)染料性質選用堿式氯化鋁、硫酸亞鐵。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發(fā)明通過在進入好氧處理前,設置獨立厭氧系統(tǒng)對廢水水質進行處理,通過循環(huán)水池的導流方式對廢水進行循環(huán)導流處理,從而剔除廢水中的有機物,進一步增加廢水B/C比等優(yōu)勢,從而得到待處理廢水,使得該處理工藝具有連續(xù)環(huán)式無終端循環(huán)流技術、水流過流無死角,保障了對廢水的處理效果,避免積泥的出現(xiàn),且厭氧系統(tǒng)主要利用厭氧菌的消化作用,有效分解廢水有機污染物質,產泥量約為好氧產泥量的1/4,大大降低清理污泥的復雜工序,同時,在工藝利用厭氧作用,打斷染料發(fā)色基團,降低水質色度,且CLAR厭氧反應池為不間斷完全混合式厭氧反應器,大流量環(huán)流,耐沖擊能力強,泥水混合充分,處理效果好,進而保障了該處理工藝對印染廢水的處理效果,且節(jié)省了大量實際處理廢水時的清理以及處理成本。
(發(fā)明人:胡其木;陳良超;代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