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日:2023.03.28
申請日:2022.11.02
分類號:B01F33/83(2022.01)I;B01F35/12(2022.01)I;C02F11/14(2019.01)I
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疊螺脫水機絮凝混合槽及其使用方法,屬于污泥脫水設備技術領域。一種疊螺脫水機絮凝混合槽,包括槽體、安裝于槽體底部的支撐架和開設于槽體底部的出料閥,還包括:進料口,開設于槽體頂部,進料口內(nèi)部設置有破碎組件;固定架,固定安裝于槽體頂部,固定架頂部安裝有轉動電機,轉動電機輸出端穿過固定架并向下延伸;混合機構,設置于槽體內(nèi)部,混合機構包括第一轉動組件和第二轉動組件,第一轉動組件包括第一錐齒輪和轉動軸,轉動軸連接于第一錐齒輪底部,轉動軸穿過槽體頂部向其內(nèi)部延伸;本發(fā)明可實現(xiàn)對污泥與藥劑的快速混合反應,便于底部污泥與藥劑的快速反應,并且避免粘連,排料迅速。
權利要求書
1.一種疊螺脫水機絮凝混合槽,包括槽體(100)、安裝于槽體(100)底部的支撐架和開設于槽體(100)底部的出料閥(102),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進料口(101),開設于槽體(100)頂部,所述進料口(101)內(nèi)部設置有破碎組件,所述槽體(100)頂部設置有進藥管(103),所述進料口(101)和進藥管(103)均與槽體(100)內(nèi)部相連通;固定架(104),固定安裝于槽體(100)頂部,所述固定架(104)頂部安裝有轉動電機(105),所述轉動電機(105)輸出端穿過固定架(104)并向下延伸;混合機構,設置于槽體(100)內(nèi)部,所述混合機構包括第一轉動組件和第二轉動組件,所述第一轉動組件和第二轉動組件相配合,所述第一轉動組件包括第一錐齒輪(200)和轉動軸(209),所述第一錐齒輪(200)轉動連接于固定架(104),所述第一錐齒輪(200)與轉動電機(105)輸出端相連接,所述轉動軸(209)連接于第一錐齒輪(200)底部,所述轉動軸(209)穿過槽體(100)頂部向其內(nèi)部延伸;所述第二轉動組件包括第二錐齒輪(203)和驅動套筒(208),所述驅動套筒(208)固定連接于第二錐齒輪(203)底部,所述第二錐齒輪(203)和驅動套筒(208)均轉動連接于轉動軸(209)外壁,所述驅動套筒(208)外壁設置有花鍵;所述驅動套筒(208)外壁滑動連接有轉動套筒(207),所述轉動套筒(207)內(nèi)壁設置有滑槽與花鍵相配合,所述轉動套筒(207)穿過槽體(100)并向其內(nèi)部延伸,所述轉動套筒(207)與槽體(100)頂蓋活動相連,所述轉動套筒(207)頂部外壁轉動連接有滑動塊(206),所述滑動塊(206)滑動連接于固定架(104)側壁;所述固定架(104)前端支臂轉動連接有第三錐齒輪(201),所述第三錐齒輪(201)外側壁固定連接有第一轉動臂(204),所述第一轉動臂(204)遠離第三錐齒輪(201)的一端轉動連接有第二轉動臂(205),所述第二轉動臂(205)遠離第一轉動臂(204)的一端轉動連接于滑動塊(206)側壁;所述第三錐齒輪(201)同時與第一錐齒輪(200)和第二錐齒輪(203)相嚙合,所述轉動套筒(207)底部活動連接于轉動軸(209)外壁,所述轉動套筒(207)底部外壁均勻分布有第二攪拌桿(303),所述第二攪拌桿(303)長度大于第一攪拌桿(302),所述第二攪拌桿(303)與第一攪拌桿(302)相配合;所述破碎組件包括第四錐齒輪(202)和破碎軸(305),所述第四錐齒輪(202)轉動連接于固定架(104)前端支臂,所述破碎軸(305)連接于第四錐齒輪(202)外壁,所述第四錐齒輪(202)與第一錐齒輪(200)相嚙合;所述破碎軸(305)穿過進料口(101)外壁并向內(nèi)部延伸,所述破碎軸(305)延伸端與進料口(101)側壁轉動相連,所述破碎軸(305)外壁均勻分布有破碎刀(306),所述破碎刀(306)大小與進料口(101)管徑相配合;轉動電機(105)啟動后,轉動電機(105)輸出端帶動第一錐齒輪(200)轉動,第一錐齒輪(200)帶動轉動軸(209)轉動,并同時嚙合帶動第三錐齒輪(201)和第四錐齒輪(202)轉動,第四錐齒輪(202)轉動時,帶動破碎軸(305)轉動,帶動破碎刀(306)轉動,破碎刀(306)對從進料口(101)注入的污泥打散;轉動軸(209)轉動時,轉動軸(209)帶動四組底部刮板(300)進行轉動,四組底部刮板(300)同時帶動四組側壁刮板(301)轉動,進而帶動轉動環(huán)(304)轉動,同時側壁刮板(301)所連接的第一攪拌桿(302)對進入槽體(100)內(nèi)部的污泥和藥劑進行初步混合;第三錐齒輪(201)轉動時同時帶動第一轉動臂(204)和嚙合第二錐齒輪(203)轉動,第二錐齒輪(203)轉動帶動驅動套筒(208)轉動,驅動套筒(208)通過花鍵和滑槽相配合帶動轉動套筒(207)在滑動塊(206)內(nèi)壁轉動,進而帶動第二攪拌桿(303)轉動,由于第一錐齒輪(200)和第二錐齒輪(203)轉動方向相反,第二攪拌桿(303)與第一攪拌桿(302)轉動方向相反,當?shù)谝晦D動臂(204)轉動時,帶動第二轉動臂(205)進行轉動,第二轉動臂(205)帶動滑動塊(206)在固定架(104)側壁進行往復滑動,進而滑動塊(206)帶動已經(jīng)在轉動的轉動套筒(207)進行上下往復的滑動,使得第二攪拌桿(303)在進行轉動的同時,進行上下往復移動混合,使得底部的污泥被快速翻上來進行和藥劑混合。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疊螺脫水機絮凝混合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轉動組件還包括底部刮板(300)和側壁刮板(301),所述底部刮板(300)一端連接于轉動軸(209)延伸端底部,所述底部刮板(300)與槽體(100)底部相貼合,所述側壁刮板(301)連接于底部刮板(300)遠離轉動軸(209)的一端,所述側壁刮板(301)與槽體(100)內(nèi)側壁相貼合。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疊螺脫水機絮凝混合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刮板(300)和側壁刮板(301)均對稱設置有四組,四組所述側壁刮板(301)頂部連接有轉動環(huán)(304),所述轉動環(huán)(304)轉動連接于槽體(100)內(nèi)部頂壁,四組所述側壁刮板(301)遠離槽體(100)內(nèi)壁的一側均勻分布有第一攪拌桿(302)。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在混合污泥的過程中只是普通使用電動帶動攪拌桿轉動,并不能加快混合速度,此外在混合過程中底部的污泥多進行水平方向旋轉,不利于與頂部的藥劑進行充分的混合反應,因而降低了混合速率問題,而提出的一種疊螺脫水機絮凝混合槽。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疊螺脫水機絮凝混合槽,包括槽體、安裝于槽體底部的支撐架和開設于槽體底部的出料閥,還包括:
進料口,開設于槽體頂部,所述進料口內(nèi)部設置有破碎組件,所述槽體頂部設置有進藥管,所述進料口和進藥管均與槽體內(nèi)部相連通;
固定架,固定安裝于槽體頂部,所述固定架頂部安裝有轉動電機,所述轉動電機輸出端穿過固定架并向下延伸;
混合機構,設置于槽體內(nèi)部,所述混合機構包括第一轉動組件和第二轉動組件,所述第一轉動組件和第二轉動組件相配合,所述第一轉動組件包括第一錐齒輪和轉動軸,所述第一錐齒輪轉動連接于固定架,所述第一錐齒輪與轉動電機輸出端相連接,所述轉動軸連接于第一錐齒輪底部,所述轉動軸穿過槽體頂部向其內(nèi)部延伸。
優(yōu)選的,所述第一轉動組件還包括底部刮板和側壁刮板,所述底部刮板一端連接于轉動軸延伸端底部,所述底部刮板與槽體底部相貼合,所述側壁刮板連接于底部刮板遠離轉動軸的一端,所述側壁刮板與槽體內(nèi)側壁相貼合。
優(yōu)選的,所述底部刮板和側壁刮板均對稱設置有四組,四組所述側壁刮板頂部連接有轉動環(huán),所述轉動環(huán)轉動連接于槽體內(nèi)部頂壁,四組所述側壁刮板遠離槽體內(nèi)壁的一側均勻分布有第一攪拌桿。
優(yōu)選的,所述第二轉動組件包括第二錐齒輪和驅動套筒,所述驅動套筒固定連接于第二錐齒輪底部,所述第二錐齒輪和驅動套筒均轉動連接于轉動軸外壁,所述驅動套筒外壁設置有花鍵。
優(yōu)選的,所述所述驅動套筒外壁滑動連接有轉動套筒,所述轉動套筒內(nèi)壁設置有滑槽與花鍵相配合,所述轉動套筒穿過槽體并向其內(nèi)部延伸,所述轉動套筒與槽體頂蓋活動相連,所述轉動套筒頂部外壁轉動連接有滑動塊,所述滑動塊滑動連接于固定架側壁。
優(yōu)選的,所述固定架前端支臂轉動連接有第三錐齒輪,所述第三錐齒輪外側壁固定連接有第一轉動臂,所述第一轉動臂遠離第三錐齒輪的一端轉動連接有第二轉動臂,所述第二轉動臂遠離第一轉動臂的一端轉動連接于滑動塊側壁。
優(yōu)選的,所述第三錐齒輪同時與第一錐齒輪和第二錐齒輪相嚙合,所述轉動套筒底部活動連接于轉動軸外壁,所述轉動套筒底部外壁均勻分布有第二攪拌桿,所述第二攪拌桿長度大于第一攪拌桿,所述第二攪拌桿與第一攪拌桿相配合。
優(yōu)選的,所述破碎組件包括第四錐齒輪和破碎軸,所述第四錐齒輪轉動連接于固定架前端支臂,所述破碎軸連接于第四錐齒輪外壁,所述第四錐齒輪與第一錐齒輪相嚙合。
優(yōu)選的,所述破碎軸穿過進料口外壁并向內(nèi)部延伸,所述破碎軸延伸端與進料口側壁轉動相連,所述破碎軸外壁均勻分布有破碎刀,所述破碎刀大小與進料口管徑相配合。
一種疊螺脫水機絮凝混合槽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本裝置在使用時,將污泥排料口與進料口相連通,將出料閥與脫水機相連通,并對本裝置進行固定后啟動轉動電機,并向進料口注入污泥,然后通過進藥管向槽體注入藥劑;
S2:當轉動電機啟動后,轉動電機輸出端會帶動第一錐齒輪轉動,第一錐齒輪轉動會帶動轉動軸轉動,并同時嚙合帶動第三錐齒輪和第四錐齒輪轉動,當?shù)谒腻F齒輪轉動時,會帶動破碎軸轉動,進而帶動破碎刀轉動,破碎刀對從進料口注入的污泥打散,防止成塊,初步加快混合速度和藥劑反應速率;
S3:當轉動軸轉動時,轉動軸會帶動四組底部刮板進行轉動,四組底部刮板同時帶動四組側壁刮板轉動,進而帶動轉動環(huán)轉動,同時側壁刮板所連接的第一攪拌桿對進入槽體內(nèi)部的污泥和藥劑進行初步混合;
S4:當?shù)谌F齒輪轉動時會同時帶動第一轉動臂和嚙合第二錐齒輪轉動,第二錐齒輪轉動會帶動驅動套筒轉動,驅動套筒通過花鍵和滑槽相配合帶動轉動套筒在滑動塊內(nèi)壁轉動,進而帶動第二攪拌桿轉動,由于第一錐齒輪和第二錐齒輪轉動方向相反,因此第二攪拌桿與第一攪拌桿轉動方向相反,從而加快污泥混合,當?shù)谝晦D動臂轉動時,會帶動第二轉動臂進行轉動,第二轉動臂會帶動滑動塊在固定架側壁進行往復滑動,進而滑動塊帶動已經(jīng)在轉動的轉動套筒進行上下往復的滑動,從而使得第二攪拌桿在進行轉動的同時,進行上下往復移動混合,從而進一步加快混合速度,使得底部的污泥被被快速翻上來進行和藥劑混合;
S5:當槽體內(nèi)污泥和藥劑混合反應完成后,打開出料閥將反應后污泥排出,過程中底部刮板和側壁刮板在混合時防止污泥粘連在槽體內(nèi)壁不能充分與藥劑反應,在排料時可加快排料速度。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疊螺脫水機絮凝混合槽,具備以下有益效果:
1、該疊螺脫水機絮凝混合槽,通過設置的第一轉動組件,在進行混合污泥的同時帶動底部刮板和側壁刮板轉動,可使得底部刮板和側壁刮板在混合時防止污泥粘連在槽體內(nèi)壁不能充分與藥劑反應,在排料時可加快排料速度。
2、該疊螺脫水機絮凝混合槽,通過設置的第二轉動組件,在帶動第二攪拌桿與第一攪拌桿反向轉動配合加快混合速度的同時,還能進行上下往復旋轉,可將底部污泥旋轉至頂部,加快污泥和藥劑混合。
3、該疊螺脫水機絮凝混合槽,通過設置的破碎組件,可在不增加驅動源的情況下,對從進料口注入的污泥打散,防止成塊,初步加快混合速度和藥劑反應速率,并且結構簡單,成本較低。
該裝置中未涉及部分均與現(xiàn)有技術相同或可采用現(xiàn)有技術加以實現(xiàn),本發(fā)明可實現(xiàn)對污泥與藥劑的快速混合反應,便于底部污泥與藥劑的快速反應,并且避免粘連,排料迅速。
(發(fā)明人:周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