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油廢水是較難處理的一類污染水體,原因如下:
1.來源的途徑不同:含油廢水主要來源于石油(采油、煉油、貯油、運輸)、石油化工、鋼鐵、焦化、機械加工、餐飲業(yè)、食品加工業(yè)及其他制造工業(yè)。因來源不同,廢水中含有雜質的成分不同,COD、BOD值也不相同,因此處理難度及處理工藝需要區(qū)別對待。
2.含有的成分復雜:隨著采油技術的發(fā)展,在原油開采過程中也額外產生了很多對環(huán)境成污染的物質:除含原油以外,還含有有機物、礦物鹽類、菌類、雜質離子、重金屬離子,及各種有害雜質,屬于固、液、氣三種凝聚狀態(tài)共混,高濃度、高分散的多相體系。
3.物理化學原因———主要呈乳化狀態(tài):原油呈乳化狀是含油廢水難處理的一個重要原因,乳化程度越高,體系越穩(wěn)定,處理難度越大。研究發(fā)現(xiàn),原油乳化液是在開采過程中形成的,即在油井節(jié)流口、閥門、油泵及輸油管等處,原油和水經過強烈的摩擦,特別是在油泵漿葉的剪切作用及高壓液滴的沖刷作用下,其中的樹脂、膠質、瀝青質和有機酸等作為天然表面活性劑,油水被強烈混合而形成原油乳化液。原油乳化液具有穩(wěn)定性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1)乳化劑的穩(wěn)定作用:常見的乳化劑是一種表面活性劑。表面活性劑是一種長碳鏈的有機物,其分子具有兩親結構,即親水基和憎水基。具體聯(lián)系污水寶或參見http://www.yiban123.com更多相關技術文檔。
這種結構的分子在油-水界面上定向吸附并形成堅固的界面膜,雙吸現(xiàn)象降低了界面的表面張力和表面吉布斯能,制止了油水液滴間的相互接觸,起到保護作用。原油體系由無數(shù)個這樣的膠束組成,從而形成穩(wěn)定的乳化液,不易破乳。(2)油-水型的雙電層結構有的天然的表面活性劑(例如有機酸,R-COOH)在水中電離時,陽離子溶于水,帶負電的有機酸陰離子吸附在油滴表面,從而形成油-水型的雙電層結構。這種結構類似于憎液溶膠的分布,因存在動電勢等原因,使體系變得比較穩(wěn)定且不易破壞。
(3)固體顆粒的穩(wěn)定作用原油中的固體粒子,例如CaCO3、Si02等,因具有油水雙潤性,也可以作為油-水界面的穩(wěn)定物質,這類固體顆粒的存在嚴重影響了乳狀液的破乳脫水。親水性固體顆粒附著在油水界面,阻礙油珠或水滴間相互聚并,形成了穩(wěn)定的O/W型乳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