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將人工濕地應用于含鹽生活污水處理,在0%、0.5%、1.0%、1.5%、2.0%等不同進水NaCl鹽度水平下,研究了進水鹽度對人工濕地運行效果及基質微生物數(shù)量和酶活性的影響,結果表明,當進水鹽度在1.5%及以下時,人工濕地運行受鹽度的影響較小,對COD的去除率保持在68.3%以上,對NH4+-N的去除率保持在66.1%以上。當進水鹽度達到2.0%,人工濕地基質中細菌、真菌、放線菌和硝化細菌的數(shù)量明顯減少,基質脲酶、纖維素酶活性也相應下降,導致人工濕地對污染物的去除率也隨之下降,其中COD去除率降低至52.9%,NH4+-N去除率降低至50.3%。實驗進一步研究了在1.5%進水鹽度下人工濕地的水力條件對凈化效果的影響。結果表明,相對于有機物,氮的去除受HRT的影響更大,當人工濕地的HRT由3~5d降低至2d時,NH4+-N的去除率從65.1%~78.2%降至47.1%。
關鍵詞:人工濕地,含鹽污水,微生物數(shù)量,基質酶活性,水力停留時間
將海水直接利用于城市生活用水、工業(yè)冷卻水、工業(yè)生產(chǎn)用水等方面是解決沿海地區(qū)淡水資源緊缺局面的有效途徑,而隨之產(chǎn)生的含鹽生活廢水的處理成為了亟待解決的技術難題。目前該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活性污泥法。人工濕地運用于污水生物處理兼具環(huán)境效益和生態(tài)效益,具有建設和運行費用低的特點。并且在處理過程中兼具物理、生物、化學等多種反應途徑,對有機物及氮、磷等污染物均有較好的去除效果,具有較廣泛的適用性。目前已廣泛應用于城市生活污水、工業(yè)廢水、水產(chǎn)養(yǎng)殖廢水、垃圾滲濾液、礦山廢水等的處理。但目前將人工濕地應用于含鹽污水處理的研究則還處于起步階段。具體參見http://www.yiban123.com更多相關技術文檔。
通常溶解于水中的鹽分對于微生物的生理功能都有一定的影響,在人工濕地中也是如此。然而鹽度對于人工濕地污水處理的抑制特性及其微生物機制等目前仍然不清楚,本實驗圍繞上述問題展開研究。另外,為了將人工濕地較好地應用于含鹽污水的生物處理,對于其運行特性受水力條件等的影響也進行了研究。除了含鹽污水處理以外,本實驗的研究成果對于我國很多土壤鹽堿化地區(qū)人工濕地技術的開發(fā)應用具有參考價值。(谷騰環(huán)保網(wǎng))
附件下載: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