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與AB法聯(lián)用處理制革廢水
中國污水處理工程網(wǎng) 時間:2013-8-23 14:03:46
污水處理技術(shù) | 匯聚全球環(huán)保力量,降低企業(yè)治污成本
針對制革廢水SS、有機物、總Cr及色度較高的特點,采用混凝與AB法聯(lián)合工藝處理。試驗研究了混凝的條件和處理效果:分別研究了AB法的A、B兩段HRT和有機負荷對處理效果的影響。
關(guān)鍵字:制革廢水 混凝法 AB法 CODn 有機負荷
制革廢水的特點是有機污染濃度高、懸浮物質(zhì)多、水量大,并含有一定的色度。國內(nèi)制革廢水的處理一般采用生物法與物化法相結(jié)合的方法. 物化法一般采用沉淀、氣浮或混凝,生物法一般采用氧化溝、SBR或接觸氧化法。吸附一生物降解工藝(AB法)兼具污泥高效吸附和生物降解的功能,適合制革廢水有機負荷高的特點;同時為了降低生物處理的有機負荷,采用混凝作為預(yù)處理,再結(jié)合AB法。試驗取得了較理想的處理效果。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水樣
試驗的制革廢水取自某皮革加工廠.該廠日排放廢水約2000t。廢水水質(zhì)見表1。
1.2廢水處理工藝及裝置
化學(xué)混凝適合處理水中的微小固體和膠體雜質(zhì).其對制革廢水的SS和總Cr具有理想的沉淀效果及脫色效果。
AB法生化工藝是由污泥負荷率較高的A段和污泥負荷率較低的B段二級活性污泥系統(tǒng)串聯(lián)組成。并分別有獨立的污泥回流系統(tǒng) A、B兩段有各自獨特的微生物群體,所以處理效果穩(wěn)定:A段的活性污泥吸附能力強. 能吸附污水中某些重金屬、難降解有機物,同時因其負荷高,具有很強的抗沖擊負荷能力.并具有對有毒有害物質(zhì)影響的緩沖能力 。因此,廢水通過吸附、絮凝、分解和沉淀等作用。以較低的能耗取得較高的處理效率.獲得良好的出水水質(zhì) 試驗設(shè)計的A段(池)容積為5L,B段(池)容積為60 L,總HRT為8~12 h試驗的工藝流程見圖1
1.3 分析項目及方法
DO采用DO測量儀測定:SS采用重量法測定;COD 采用重鉻酸鉀法測定:總Cr采用硫酸亞鐵銨滴定法測定:NH 一N采用氨氣敏電極法測定;總P用過硫酸鉀氧化一鉬銻分光光度法測定。
2 結(jié)果與討論
2.1 混凝處理效果
根據(jù)對混凝劑篩選和適宜pH值的試驗.選用聚合氯化鋁(PAC)作為制革廢水的混凝劑,投加量約300~400 mg/L;在pH值為8.8~10.0條件下產(chǎn)生的礬花多,沉淀較快,澄清液顯淺黃色,混凝效果理想;炷龑χ聘飶U水的處理情況見表2。
由表2可知.混凝對制革廢水的SS、色度和總Cr的去除效果很理想. 達到了利用混凝去除SS、色度和總Cr的目的; 隨著SS和色度的去除,COD 也有部分消減。
2.2 AB法HRT的確定
一個廢水處理系統(tǒng)的效能通?捎蛇M水負荷和出水水質(zhì)2個因素來確定.僅當(dāng)二者都處于相對較高水平時。系統(tǒng)的整體效能為佳。
為了分別確定AB法的A段和B段最佳HRT.控制A段DO的質(zhì)量濃度為0.8~1.2 mg/L.pH值為6.5~7.8. 污泥回流比為40% .控制B段DO的質(zhì)量濃度為2.5~3.0 mg/L.pH值為6.5~7.8.污泥回流比為55% 。然后對A段HRT為60、55、50、45、4O和35 min分別進行試驗;對B段HRT為20、16、12、8、4和2 h分別進行試驗。每個條件運行7 d.分別考察AB法中A段和B段對主要污染指標(biāo)COD。的去除情況。HRT對處理效果的影響見圖2和圖3
由圖2可知. 在35~60 min的6個HRT下,CODcr負荷從23.8 kg/m •d)到13.0 kg/(m •d)之間變化,達到一般活性污泥法的10倍左右。雖然COD。負荷很高,但是COD 。去除率在HRT大于50 min時已達到48% 左右,此時COD 負荷約為17.8 kg/(m •d);繼續(xù)延長HRT,CODcr去除率增加緩慢.但負荷下降卻很快.所以A段HRT確定為50~55 min較為合適由圖3可知,當(dāng)HRT為2~6 h時,COD 負荷超過1.0 kg/(m3.d),但CODo去除率只有55%左右.出水也還達不到排放標(biāo)準(zhǔn): 當(dāng)HRT超過8h,CODo去除率達到75% 以上,COD。負荷在0.75 kg/(m3.d)以下:繼續(xù)延長HRT,污染物負荷下降、CODo去除率變化不大。綜合考慮,B段HRT確定為8~10 h較為合適。
2.3 混凝與AB法聯(lián)用的處理效果綜合分析
調(diào)節(jié)制革廢水的pH值為8.8~10.0,按400mg/L投加PAC;混凝過程的澄清水調(diào)節(jié)pH值到6.5~7.8.再進入AB池:A段的HRT為50 min,污泥回流比為40% .控制DO的質(zhì)量濃度為0.8~1.2 mg/L:B段的HRT為10 h, 污泥回流比為55%.控制DO的質(zhì)量濃度為2.5~3.0 mg/L。聯(lián)合工藝連續(xù)運行了2個月.制革廢水的主要污染物指標(biāo)見表3。具體參見http://www.yiban123.com更多相關(guān)技術(shù)文檔。
從表3看出.制革廢水經(jīng)混凝與AB法聯(lián)合處理后,取得了較好的處理效果 混凝單元對制革廢水的SS、色度和總Cr的去除效果非常理想:AB法(尤其A段)對COD 及進一步脫色效果理想,在A段的生物預(yù)處理基礎(chǔ)上.B段處理出水的水質(zhì)較高。從表2可知.A段對SS去除不大,但經(jīng)A段處理后色度有很大下降.說明A段對廢水中顏色及SS的吸附性很好.只是因為自身污泥多.經(jīng)中間沉淀池后排水中SS含量仍較高。
3 結(jié)論
混凝單元對制革廢水的SS、色度、總Cr和CODcr的平均去除率分別為64_3% 、69.2%、97.5%和23.5%;AB法的A段對COD 的去除率不小于48%、COD 負荷達到15~17.8 kg/m •d),B段對COD。的去除率不小于75% 、CODn負荷為0.55~0.75 kg/(m,•d):制革廢水經(jīng)混凝與AB法聯(lián)合處理后出水達到GB 8978-1996的一級標(biāo)準(zhǔn)。(廣東石油化工學(xué)院 化工與環(huán)境工程學(xu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