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含氯漂白工藝產生廢水的污染負荷。不僅反映在生化好氧量和化學好氧量方面。更為重要的是廢水中存在的毒性物質。例如氯化、堿處理和次氯酸鹽漂白過程產生的三氯甲烷。已經(jīng)證實具有強烈的毒性和致癌作用。并且傳統(tǒng)三段漂白中以次氯酸鹽處理產生的三氯甲烷最多。
二、危害
含氯漂白廢水中污染物質不僅具有毒性。而且不易進行生化或者非生化降解。排放到自然水體中會對生物積累產生病變,濃度高時會直接導致死亡。并且會通過飲水直接作用于哺乳動物和人類。
含氯漂白廢水中的有機氯化物主要是氯代芳香化合物。它從結構上說是指芳香烴及其衍生物一個或幾個氫原子被氯原子取代后的產物。降解的關鍵是在于脫氯,據(jù)脫氯過程中的電子得失?煞譃檠趸撀群瓦原脫氯。除了脫氯機制外。氯代芳香化合物的降解還存在共代謝機制。該機制能改變化合物的分子結構。使其在混合培養(yǎng)中更易于其他微生物的降解。
三、處理工藝
1、好氧法
對于造紙漂白廢水。傳統(tǒng)的活性污泥法可去除15%~50%的AOX和COD。活性污泥法能有效去除氯酚等毒物,但會提高氯化砜和氯仿的濃度。處理效率低。
白腐菌對有機物的降解主要是靠其胞外酶的非專一性氧化作用來實現(xiàn)的。可以去除廢水中的COD、BOD、色度及有毒物質。白腐菌處理漂白 廢水。不僅去除氯化木素及各種氯代芳香化合物,還對許多有機化合物。如多環(huán)芳烴、DDT、酚類、氯代芳香化合物、染料、農藥等含有芳香結構的污染物都有較強的降解能力。但是,由于白腐菌處理效率低,周期長,及其分泌的酶系降解有機物的機制還不完全清楚等。白腐菌對廢水需要一個適應過程。白腐菌對低分子量污染物的降解速度更快,白腐菌在混合液體培養(yǎng)基中生長時,會分泌產生降解酶(LiP,MnP)降解廢水中的氯代酚類化合物,其次生代謝產物以及廢水中的芳香族化合物可能與2,7-diCDD發(fā)生共代謝,甚至誘導白腐菌降解酶的產生,提高降解酶的產量。對于紙漿漂白,微波輻射是一種很好的加熱方法,它不會對紙漿結構造成過多破壞(與水浴加熱相比);但達相應白度時,微波輻射所需時間比水浴加熱要大大縮短,同時漂白廢水中殘物減少。
2、化學沉降法
鐵鹽或鋁鹽能使有機氯化物沉降而得以除去AOX。使用聚乙烯亞胺(Polyethyleneiminc)也能使氯化和堿處理階段的有機物沉降下來,氯化段的AOX去除率為54%-84%。堿處理階段為50%-73%。
光催化氧化可分為多相光催化氧化法和均相光降解法
臭氧與紫外線相結合是最常見的均相光降解法,在紫外線的作用下,臭氧的氧化能力提高了10倍舊。
厭氧一好氧法
厭氧。好氧工藝可提高氯代有機物的還原脫氯能力。從而提高漂白廢水的AOX及COD去除率。優(yōu)點有能量利用率高,固體產物少,容積負荷大;因為在酸性環(huán)境中,有機氯化物可以厭氧脫氯。同時也有些有機氯化物轉化成另一中間產物。后者在好氧條件下是容易降解的。所以脫氯效果提高了。具體參見http://www.yiban123.com更多相關技術文檔。
3、混凝法
混凝法是應用比較廣泛的一種廢水處理方法除了通過壓縮雙電層、吸附電中和、沉淀以及吸附架橋等作用外。還有與木素分子中的活性基團絡合、螯合反應,脫除廢水中的膠體顆粒和部分溶解性物質混凝劑已有低分子或高分子。單一型或復合型等多種。通過堿性化合物與氯化木素的反應,氯化木素水解脫氯在酸性和混合漂白廢液中。增加硫化鈉有利于可吸附有機氯化物(AOX)的去除,通過添加NaOH和Na2S?色@得25%~70%的AOK加硫化鈉有利于可吸附有機氯化物(AOX)的去除通過添加NaOH和Na2S?色@得25%~70%的AOK去除率l1_目前應用最廣泛的是高分子有機絮凝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