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高校規(guī)模的不斷發(fā)展,學校污水的排放量越來越大,要求對學校污水進行處理的呼聲也越來越強,尋求高效、經濟、穩(wěn)定的污水處理設施已經成為目前緊迫的任務之一。學校污水應該如何處理呢?做以下介紹供大家參考:
一、學校生活污水特點簡述
學校污水的來源分析:宿舍、教學樓、體育館的生活污水;食堂餐飲廢水;部分雨水。都具備良好的生化性。
學校生活污水處理標準
由于國家對學校污水沒有明確標準,且學校污水與鄉(xiāng)鎮(zhèn)污水主要污染物成分相似,所以目前學校污水處理主要執(zhí)行的標準為按照目前鄉(xiāng)鎮(zhèn)污水處理主要參考標準有:《城鎮(zhèn)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
二、學校污水處理工藝流程
預處理:食堂的餐飲廢水需進行隔油處理,污水混合后經過化糞池處理,化糞池出水混合后過格柵過濾,進入調節(jié)池調節(jié)水量。
生化處理:鑒于生化性好可選工藝很多,A2O、A/O、等等都可以,考慮經濟實用性建議采用A/O工藝,生化出水一般能達到一級B標準,有些可以達到一級A標準。
污水由排水系統(tǒng)收集后,進入污水處理站的化糞池,厭氧分解其中的糞便及大分子有機物,然后進入調節(jié)池,進行均質均量,調節(jié)池中設置液位控制器,再經液位控制儀傳遞信號,由提升泵送至一體化設備的厭氧池,經好氧處理流入消毒池進行消毒處理,消毒出水直接排入市政管網。
由格柵截留下的雜物定期裝入小車傾倒至垃圾場,一體化沉淀池中的污泥部分排入化糞池進行污泥消化后定期抽吸外排,污泥池上清液回流至調節(jié)池再處理。
三、工藝原理
A/O工藝是從生物膜法派生出來的一種廢水生物處理法,即在生物接觸氧化池內裝填一定數(shù)量的填料,利用棲附在填料上的生物膜和充分供應的氧氣,通過生物氧化作用,將廢水中的有機物氧化分解,達到凈化目的。
工藝將前段缺氧段和后段好氧段串聯(lián)在一起,在缺氧段異養(yǎng)菌將污水中可溶性有機物水解為有機酸,使大分子有機物分解為小分子有機物,不溶性的有機物轉化成可溶性有機物,將蛋白質、脂肪等污染物進行氨化(有機鏈上的N或氨基酸中的氨基)游離出氨(NH3、NH4+)。在好氧段存在好氧微生物及自氧型細菌(硝化菌),其中好氧微生物將有機物分解成CO2和H2O;在充足供氧條件下,自養(yǎng)菌的硝化作用將NH3-N(NH4+)氧化為NO3-,通過回流控制返回至缺氧段,在缺氧條件下,異氧菌的反硝化作用將NO3-還原為分子態(tài)氮(N2)完成C、N、O在生態(tài)中的循環(huán),實現(xiàn)污水無害化。
至此,你對學校污水應該如何處理是否有了解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