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日:2023.12.29
申請日:2023.09.30
分類號:C02F3/28(2023.01)I
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水體處理厭氧消化反應器,本發(fā)明涉及水體處理技術領域,包括防溢出機構,設置在罐體的頂部,所述罐體的內部通有需要凈化的水體,所述防溢出機構表面的上方位置分別固定連接有出水管和出氣管,所述防溢出機構用于對水體進行引導向上,將水體中產生的沼氣帶動向上移動,防止沼氣聚集向上將污泥帶動漂浮。該水體處理厭氧消化反應器,升降組件被帶動向下或者向上移動,隨著升降組件的升降移動,水體被整體帶動,相較于現(xiàn)有技術中攪拌葉的攪動,水體整體的向上流動有利于將新生成的沼氣帶離,水體流動至引水臺的內部,該部分水體被重新引導至罐體的內部,解決了沼氣逐漸聚集向上溢出時將部分污泥帶到液面的問題。
權利要求書
1.一種水體處理厭氧消化反應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頂部固定連接有罐體(2);防溢出機構(3),設置在罐體(2)的頂部,所述罐體(2)的內部通有需要凈化的水體,所述防溢出機構(3)表面的上方位置分別固定連接有出水管(4)和出氣管(5),所述防溢出機構(3)用于對水體進行引導向上,將水體中產生的沼氣帶動向上移動,防止沼氣聚集向上將污泥帶動漂浮;包括引水臺(31)和升降組件(36),所述引水臺(31)的底部固定連接有回流組件(32),所述引水臺(31)的頂部固定連接支撐蓋(33),所述升降組件(36)促進水體整體的向上流動,所述回流組件(32)將水體輸送至罐體(2)的內部,同時,所述回流組件(32)上方的水體回流至下方水體中;防酸化機構(6),設置在罐體(2)的內側面,粘附有厭氧菌的污泥放置在防酸化機構(6)的內部,水體在升降組件(36)以及回流組件(32)的帶動下向上流動,水體穿過防酸化機構(6),將厭氧菌產生的沼氣帶動向上流動,沼氣通過出氣管(5)排出罐體(2),所述防酸化機構(6)的內部輸送有厭氧菌污泥,從而對厭氧菌污泥進行補料。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水體處理厭氧消化反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蓋(33)的頂部固定連接有帶動結構(34),所述帶動結構(34)的內側面通過齒面嚙合有內螺紋齒輪(35),所述內螺紋齒輪(35)的內側面通過螺紋與升降組件(36)表面的上方位置連接。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水體處理厭氧消化反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組件(32)包括連通管(321),所述連通管(321)的表面固定連接有通液管(322),所述通液管(322)遠離連通管(321)的一端與罐體(2)表面的下方位置固定連接。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水體處理厭氧消化反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液管(322)的頂部固定連接有回流管(323),所述回流管(323)表面的中部位置固定連接有抽水泵(324),所述回流管(323)的頂端與引水臺(31)的底部固定連接。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水體處理厭氧消化反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組件(36)包括螺紋桿(361),所述螺紋桿(361)表面的上方位置與內螺紋齒輪(35)的內側面通過螺紋連接,所述螺紋桿(361)的底端轉動連接有升降盤(362)。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水體處理厭氧消化反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盤(362)表面靠近邊緣的位置固定連接有塑膠環(huán)(363),所述升降盤(362)的表面開設有開孔,所述升降盤(362)頂部靠近開孔的位置轉動連接橡膠盤(364)。
7.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水體處理厭氧消化反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酸化機構(6)包括開孔盤(61),所述開孔盤(61)的表面開設有若干細孔,所述開孔盤(61)的表面與罐體(2)的內側面固定連接,所述底座(1)的內側面固定連接有輸料組件(63)。
8.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水體處理厭氧消化反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輸料組件(63)的頂部固定連接有輸送管(64),所述輸送管(64)的表面固定連接有分流閥(65),所述分流閥(65)的表面固定連接有轉動組件(66),所述開孔盤(61)的表面固定連接有螺旋片(62)。
9.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水體處理厭氧消化反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轉動組件(66)包括轉動管(661),所述轉動管(661)的表面與分流閥(65)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所述轉動管(661)表面的下方位置固定連接有延伸管(662)。
10.根據(jù)權利要求9所述的一種水體處理厭氧消化反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管(662)表面的下方位置轉動連接有轉動桿(663),所述轉動桿(663)的表面固定連接有球體(664),所述球體(664)與延伸管(662)的內側面具有間隙。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水體處理厭氧消化反應器,解決了上述背景技術中所提到的問題。
為實現(xiàn)以上目的,本發(fā)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xiàn):一種水體處理厭氧消化反應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頂部固定連接有罐體;防溢出機構,設置在罐體的頂部,所述罐體的內部通有需要凈化的水體,所述防溢出機構表面的上方位置分別固定連接有出水管和出氣管,所述防溢出機構用于對水體進行引導向上,將水體中產生的沼氣帶動向上移動,防止沼氣聚集向上將污泥帶動漂。话ㄒ_和升降組件,所述引水臺的底部固定連接有回流組件,所述引水臺的頂部固定連接支撐蓋,所述升降組件促進水體整體的向上流動,所述回流組件將水體輸送至罐體的內部,同時,所述回流組件上方的水體回流至下方水體中;防酸化機構,設置在罐體的內側面,粘附有厭氧菌的污泥放置在防酸化機構的內部,水體在升降組件以及回流組件的帶動下向上流動,水體穿過防酸化機構,將厭氧菌產生的沼氣帶動向上流動,沼氣通過出氣管排出罐體,所述防酸化機構的內部輸送有厭氧菌污泥,從而對厭氧菌污泥進行補料,回流組件將水體輸送至罐體的內部,水體穿過防酸化機構,利用防酸化機構表面的厭氧菌產生沼氣,從而對水體進行凈化處理,出水管將水體排出罐體,帶動結構帶動內螺紋齒輪轉動。
優(yōu)選的,所述支撐蓋的頂部固定連接有帶動結構,所述帶動結構的內側面通過齒面嚙合有內螺紋齒輪,所述內螺紋齒輪的內側面通過螺紋與升降組件表面的上方位置連接。
優(yōu)選的,所述回流組件包括連通管,所述連通管的表面固定連接有通液管,所述通液管遠離連通管的一端與罐體表面的下方位置固定連接,多個通液管以罐體為中心對稱分布,連通管將水體輸送至通液管的內部,再由多個通液管進行輸送,相較于單一方向對水體進行輸送,該輸送方式有利于促進水體的整體流動。
優(yōu)選的,所述通液管的頂部固定連接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表面的中部位置固定連接有抽水泵,所述回流管的頂端與引水臺的底部固定連接。
優(yōu)選的,所述升降組件包括螺紋桿,所述螺紋桿表面的上方位置與內螺紋齒輪的內側面通過螺紋連接,所述螺紋桿的底端轉動連接有升降盤,開孔盤的內部裝有污泥,污泥的內部生長有厭氧菌,甲烷菌受到環(huán)境影響大容易失活,轉動組件的底部與開孔盤的表面緊密接觸,輸料組件帶動輸送管旋轉。
優(yōu)選的,所述升降盤表面靠近邊緣的位置固定連接有塑膠環(huán),所述升降盤的表面開設有開孔,所述升降盤頂部靠近開孔的位置轉動連接橡膠盤。
優(yōu)選的,所述防酸化機構包括開孔盤,所述開孔盤的表面開設有若干細孔,所述開孔盤的表面與罐體的內側面固定連接,所述底座的內側面固定連接有輸料組件。
優(yōu)選的,所述輸料組件的頂部固定連接有輸送管,所述輸送管的表面固定連接有分流閥,所述分流閥的表面固定連接有轉動組件,所述開孔盤的表面固定連接有螺旋片,水體穿過開孔盤將產生的沼氣及時帶離,蠕動泵將污泥輸送至彎管的內部,底座對彎管進行支撐,轉動密封圈設置在輸送管與彎管之間的位置,從而防止污泥通過轉動間隙流出。
優(yōu)選的,所述輸料組件包括電動轉臺,所述電動轉臺的底部與底座頂部的中部位置固定連接,所述電動轉臺的輸出端與輸送管表面的下方位置固定連接。
優(yōu)選的,所述輸送管的底端固定連接有轉動密封圈,所述轉動密封圈的內側面轉動連接有彎管,所述彎管遠離轉動密封圈的一端固定連接有蠕動泵。
優(yōu)選的,所述轉動組件包括轉動管,所述轉動管的表面與分流閥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所述轉動管表面的下方位置固定連接有延伸管,球體的底部與開孔盤的內側面直接接觸,當轉動管旋轉時,球體被轉動桿帶動旋轉,球體的轉動促進污泥通過間隙擠出,可以使得甲烷菌均勻粘附在原有污泥的內部。
優(yōu)選的,所述延伸管表面的下方位置轉動連接有轉動桿,所述轉動桿的表面固定連接有球體,所述球體與延伸管的內側面具有間隙。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水體處理厭氧消化反應器。具備以下有益效果:1、該水體處理厭氧消化反應器,升降組件被帶動向下或者向上移動,隨著升降組件的升降移動,水體被整體帶動,相較于現(xiàn)有技術中攪拌葉的攪動,水體整體的向上流動有利于將新生成的沼氣帶離,水體流動至引水臺的內部,該部分水體被重新引導至罐體的內部,解決了沼氣逐漸聚集向上溢出時將部分污泥帶到液面的問題。
2、該水體處理厭氧消化反應器,內螺紋齒輪被帶動結構帶動旋轉,內螺紋齒輪的轉動使得螺紋桿旋轉向下或者向上移動,升降盤被螺紋桿推動在罐體的內側面滑動,升降盤向下時,水體通過橡膠盤向上流動,升降盤向上時,水體將橡膠盤壓覆,橡膠盤下方位置的負壓促進水體的整體流動,防沼氣聚集的效果更好。
3、該水體處理厭氧消化反應器,轉動組件被帶動旋轉,從而促進甲烷菌吸收水體內部的營養(yǎng)物質,回流組件以及升降組件帶動水體整體流動時,同時,輸料組件的內部通入有厭氧菌污泥,該污泥通過輸送管輸送至分流閥,分流閥利用轉動組件對開孔盤表面的污泥進行補料,解決了產甲烷菌的活性容易受到抑制導致水體酸化的問題。
4、該水體處理厭氧消化反應器,污泥被輸送至輸送管的內部,隨后,分流閥將污泥輸送至轉動管的內部,電動轉臺通過輸送管帶動轉動管旋轉,污泥被擠壓出球體的外部,隨著轉動管的旋轉,污泥被均勻加料至污泥的內部,相較于現(xiàn)有技術中直接投料,避免甲烷菌粘附不均造成嚴重失活。
5、該水體處理厭氧消化反應器,延伸管的表面延伸至污泥的內部,從而對開孔盤內部的污泥進行攪動,連通管將水體輸送至通液管的內部,抽水泵將上方位置的水體輸送至回流管,從而有效促進水體流動,水體向上穿過開孔盤的細孔,甲烷菌吸收水體中的養(yǎng)分使得水體凈化,使得甲烷菌吸收養(yǎng)分凈化水體的效果更好。
(發(fā)明人:孫鋒;劉富強;吳祥昌;陳正祝;陳雷;陳益民;劉玉貴;黃國衛(w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