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日:2023.12.29
申請日:2023.09.22
分類號:C02F11/00(2006.01)I;C02F11/13(2019.01)I;B01J2/10(2006.01)I
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干化造粒機,包括:殼體,具有圓柱形形狀,該殼體具有沿徑向間隔開的內壁和外壁,從而限定出用于容納加熱介質的加熱空間;轉子,該轉子包括在其外表面沿徑向向外突出的多個葉片,所述多個葉片包括:第一葉片,該第一葉片的形狀設計成將污泥涂抹在內壁的朝向轉子的內表面上;第二葉片,該第二葉片的形狀設計成將促進不同粘性的污泥混合;第三葉片,該第三葉片的形狀設計成將干燥的污泥從內壁的內表面刮離,使其脫落,促成污泥的顆;;第四葉片,該第四葉片的形狀設計成使顆;勰嗯c內壁的內表面接觸,使顆;勰噙M一步得到干燥,并將顆粒化污泥的顆粒度控制到設定尺寸和型態(tài)。
權利要求書
1.一種干化造粒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干化造粒機包括:殼體,具有圓柱形形狀,該殼體具有沿徑向間隔開的內壁和外壁,從而限定出用于容納加熱介質的加熱空間;進料口,位于殼體的一端,用于接收污泥,并與殼體內部連通;出料口,位于殼體的與一端相對的另一端,并與殼體內部連通,用于排出已處理的污泥;轉子,設置在殼體內部,與殼體同軸延伸,該轉子包括在其外表面沿徑向向外突出的多個葉片,所述多個葉片包括:第一葉片,沿轉子的長度的第一區(qū)段螺旋地設置在轉子的外表面上,該第一區(qū)段鄰近進料口,該第一葉片的形狀設計成將污泥涂抹在內壁的朝向轉子的內表面上;第二葉片,沿轉子的長度的第一區(qū)段螺旋地設置在轉子的外表面上,該第二葉片與第一葉片間隔開,該第二葉片的形狀設計成將促進不同粘性的污泥混合;第三葉片,沿轉子的長度的第二區(qū)段螺旋地設置在轉子的外表面上,該第二區(qū)段與第一區(qū)段連續(xù),該第三葉片的形狀設計成將干燥的污泥從內壁的內表面刮離,使其脫落,促成污泥的顆;;第四葉片,沿轉子的長度的第二區(qū)段螺旋地設置在轉子的外表面上,該第四葉片與第三葉片間隔開,該第四葉片的形狀設計成使顆;勰嗯c內壁的內表面接觸,使顆粒化污泥進一步得到干燥,并將顆;勰嗟念w粒度控制到設定尺寸和型態(tài)。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干化造粒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葉片包括第一基板及設置在第一基板的相對兩側的扭轉葉片和折彎葉片,第一基板設置在轉子的外表面上,該扭轉葉片和該折彎葉片與內壁的內表面間隔開,該扭轉葉片相對于基板扭轉一預定角度,該折彎葉片相對于基板傾斜地彎折一預定角度,使得在轉子旋轉期間,扭轉葉片推動污泥朝向折彎葉片移動,折彎葉片將污泥涂抹在內壁的內表面上。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干化造粒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葉片包括第二基板及設置在第二基板的相對兩側的第一扭轉葉片和第二扭轉葉片,該第二基板設置在轉子的外表面上,該第一扭轉葉片相對于第二基板扭轉第一角度,第二扭轉葉片相對于第二基板扭轉第二角度,該第一角度大于第二角度,該第一扭轉葉片設計成推進粘性上升的污泥,該第二扭轉葉片設計成推進粘性下降的污泥,從而促使兩種不同粘合的污泥混合。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干化造粒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葉片包括第三基板及設置在第三基板的相對兩側的第三扭轉葉片和直板葉片,該第三基板設置在轉子的外表面上,該第三扭轉葉片相對于第三基板扭轉一預定角度,該第三扭轉葉片推動干化污泥向直板葉片移動,從而直板葉片將干化污泥從內壁的內表面刮離,使其脫落,促成干化污泥的顆;。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干化造粒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葉片包括第四基板及設置在第四基板的相對兩側的第一折彎葉片和第二折彎葉片,該第四基板設置在轉子的外表面上,該第一折彎葉片相對于第四基板彎折第一角度,第二折彎葉片相對于第四基板彎折第二角度,第一折彎葉片和/或第二折彎葉片的面向內壁的內表面的頂端設置有鋸齒,第一折彎葉片和第二折彎葉片設計成促使顆;勰嗯c內壁的內表面接觸,使顆;勰噙M一步干燥,并通過鋸齒將顆粒化污泥的顆粒度控制到設定尺寸和型態(tài),獲得定型的顆;勰。
6.如權利要求1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干化造粒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包括多個區(qū)段,該干化造粒機包括加熱管路,該加熱管道分別連接到多個區(qū)段中的每一個區(qū)段,從而向每個區(qū)段供應加熱介質至加熱空間。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干化造粒機,其特征在于,該加熱管道向多個區(qū)段供應的加熱介質的參數(shù)彼此不同。
8.如權利要求1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干化造粒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干化造粒機包括驅動系統(tǒng),該驅動系統(tǒng)包括:驅動馬達;減速器,聯(lián)接到驅動馬達和轉子,從而將驅動馬達的驅動力傳遞至轉子,以使轉子旋轉。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干化造粒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干化造粒機還包括冷卻系統(tǒng)和潤滑脂加注器,該冷卻系統(tǒng)聯(lián)接到減速器,用于為驅動系統(tǒng)提供冷卻,該潤滑脂加注器用于為干化造粒機的軸承提供潤滑脂。
10.如權利要求1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干化造粒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干化造粒機還包括安裝到殼體的熱成像攝像裝置,該熱成像攝像裝置用于實時監(jiān)測干化造粒機的內壁的溫度和污泥成型狀況,包括:安裝支架,安裝到殼體,攝像機安裝到安裝支架;玻璃觀察板,安裝到殼體,攝像機安裝成對準玻璃觀察板,使得能夠經由玻璃觀察板監(jiān)測殼體內部。
11.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干化造粒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熱成像裝置包括:沖洗水加注口;噴嘴,連接到沖洗水加注口,并朝向玻璃觀察板,使得噴嘴接收沖洗水,并向玻璃觀察板噴灑沖洗水。
12.如權利要求1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干化造粒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干化造粒機還包括設置在出料口附近的水分測定裝置,該水分測定裝置能夠從干化造粒機內實時采集污泥樣品,進行水分檢測。
13.如權利要求1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干化造粒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干化造粒機還包括軸向位移式調心滾子軸承,其套設在軸承盒法蘭內,包括:外環(huán);調心過渡環(huán),設置在外環(huán)內側;內環(huán),設置在調心過濾環(huán)內側,配置成能夠沿軸向位移;圓柱滾子,設置在調心過濾環(huán)和內環(huán)之間,由滾子保持架保持。
14.如權利要求1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干化造粒機,其特征在于,轉子的外表面上設置有沿軸向方向延伸的、沿周向間隔開的多個筋板,葉片安裝到該多個筋板上,該多個筋板包括彼此不同的第一筋板和第二筋板,第一筋板和第二筋板彼此交錯設置。
發(fā)明內容
為了克服以上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干化造粒機,包括:
殼體,具有圓柱形形狀,該殼體具有沿徑向間隔開的內壁和外壁,從而限定出用于容納加熱介質的加熱空間;
進料口,位于殼體的一端,用于接收污泥,并與殼體內部連通;
出料口,位于殼體的與一端相對的另一端,并與殼體內部連通,用于排出已處理的污泥;
轉子,設置在殼體內部,與殼體同軸延伸,該轉子包括在其外表面沿徑向向外突出的多個葉片,所述多個葉片包括:
第一葉片,沿轉子的長度的第一區(qū)段螺旋地設置在轉子的外表面上,該第一區(qū)段鄰近進料口,該第一葉片的形狀設計成將污泥涂抹在內壁的朝向轉子的內表面上;
第二葉片,沿轉子的長度的第一區(qū)段螺旋地設置在轉子的外表面上,該第二葉片與第一葉片間隔開,該第二葉片的形狀設計成將促進不同粘性的污泥混合;
第三葉片,沿轉子的長度的第二區(qū)段螺旋地設置在轉子的外表面上,該第二區(qū)段與第一區(qū)段連續(xù),該第三葉片的形狀設計成將干燥的污泥從內壁的內表面刮離,使其脫落,促成污泥的顆;;
第四葉片,沿轉子的長度的第二區(qū)段螺旋地設置在轉子的外表面上,該第四葉片與第三葉片間隔開,該第四葉片的形狀設計成使顆;勰嗯c內壁的內表面接觸,使顆;勰噙M一步得到干燥,并將顆;勰嗟念w粒度控制到設定尺寸和型態(tài)。
有利地,所述第一葉片包括第一基板及設置在第一基板的相對兩側的扭轉葉片和折彎葉片,第一基板設置在轉子的外表面上,該扭轉葉片和該折彎葉片與內壁的內表面間隔開,
該扭轉葉片相對于基板扭轉一預定角度,該折彎葉片相對于基板傾斜地彎折一預定角度,使得在轉子旋轉期間,扭轉葉片推動污泥朝向折彎葉片移動,折彎葉片將污泥涂抹在內壁的內表面上。
有利地,所述第二葉片包括第二基板及設置在第二基板的相對兩側的第一扭轉葉片和第二扭轉葉片,該第二基板設置在轉子的外表面上,該第一扭轉葉片相對于第二基板扭轉第一角度,第二扭轉葉片相對于第二基板扭轉第二角度,該第一角度大于第二角度,
該第一扭轉葉片設計成推進粘性上升的污泥,該第二扭轉葉片設計成推進粘性下降的污泥,從而促使兩種不同粘合的污泥混合。
有利地,所述第三葉片包括第三基板及設置在第三基板的相對兩側的第三扭轉葉片和直板葉片,該第三基板設置在轉子的外表面上,該第三扭轉葉片相對于第三基板扭轉一預定角度,
該第三扭轉葉片推動干化污泥向直板葉片移動,從而直板葉片將干化污泥從內壁的內表面刮離,使其脫落,促成干化污泥的顆粒化。
有利地,所述第四葉片包括第四基板及設置在第四基板的相對兩側的第一折彎葉片和第二折彎葉片,該第四基板設置在轉子的外表面上,該第一折彎葉片相對于第四基板彎折第一角度,第二折彎葉片相對于第四基板彎折第二角度,第一折彎葉片和/或第二折彎葉片的面向內壁的內表面的頂端設置有鋸齒,
第一折彎葉片和第二折彎葉片設計成促使顆;勰嗯c內壁的內表面接觸,使顆;勰噙M一步干燥,并通過鋸齒將顆;勰嗟念w粒度控制到設定尺寸和型態(tài),獲得定型的顆;勰。
有利地,所述殼體包括多個區(qū)段,
該干化造粒機包括加熱管路,該加熱管道分別連接到多個區(qū)段中的每一個區(qū)段,從而向每個區(qū)段供應加熱介質至加熱空間。
有利地,該加熱管道向多個區(qū)段供應的加熱介質的參數(shù)彼此不同。
有利地,所述干化造粒機包括驅動系統(tǒng),該驅動系統(tǒng)包括:
驅動馬達;
減速器,聯(lián)接到驅動馬達和轉子,從而將驅動馬達的驅動力傳遞至轉子,以使轉子旋轉。
有利地,所述干化造粒機還包括冷卻系統(tǒng)和潤滑脂加注器,該冷卻系統(tǒng)聯(lián)接到減速器,用于為驅動系統(tǒng)提供冷卻,該潤滑脂加注器用于為干化造粒機的軸承提供潤滑脂。
有利地,所述干化造粒機還包括安裝到殼體的熱成像攝像裝置,該熱成像攝像裝置用于實時監(jiān)測干化造粒機的內壁的溫度和污泥成型狀況,基于監(jiān)測結果調整葉片布置、優(yōu)化薄泥層的分配,或者自動調整加熱介質的參數(shù),提高干化和造粒的效率,該熱成像攝像裝置包括:
安裝支架,安裝到殼體,攝像機安裝到安裝支架;
玻璃觀察板,安裝到殼體,攝像機安裝成對準玻璃觀察板,使得能夠經由玻璃觀察板監(jiān)測殼體內部。
有利地,所述熱成像裝置包括:
沖洗水加注口;
噴嘴,連接到沖洗水加注口,并朝向玻璃觀察板,使得噴嘴接收沖洗水,并向玻璃觀察板噴灑沖洗水。
有利地,所述干化造粒機還包括設置在出料口附近的水分測定裝置,該水分測定裝置能夠從干化造粒機內實時采集污泥樣品,進行水分檢測,根據監(jiān)測結果自動調整加熱介質的參數(shù),保證干化和造粒的高效進行。
有利地,所述干化造粒機還包括軸向位移式調心滾子軸承,其套設在軸承盒法蘭內,包括:
外環(huán);
調心過渡環(huán),設置在外環(huán)內側;
內環(huán),設置在調心過濾環(huán)內側,配置成能夠沿軸向位移;
圓柱滾子,設置在調心過濾環(huán)和內環(huán)之間,由滾子保持架保持。
有利地,轉子的外表面上設置有沿軸向方向延伸的、沿周向間隔開的多個筋板,葉片安裝到該多個筋板上,該多個筋板包括彼此不同的第一筋板和第二筋板,第一筋板和第二筋板彼此交錯設置。
(發(fā)明人:史平;李紅軍;沈江;伍志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