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日:2023.12.12
申請日:2023.11.01
分類號:B01D36/02(2006.01)I
摘要
本發(fā)明屬于醋酸甲酯生產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醋酸甲酯生產廢水處理裝置,包括箱體,所述箱體內水平設置有支撐隔板,所述支撐隔板上固定安裝有第一處理桶和第二處理桶,所述第一處理桶和第二處理桶相鄰設置且通過連通閥裝置連接,所述第一處理桶內設置有第一推板裝置,所述第二處理桶內設置有第二推板裝置,所述第一處理桶和第二處理桶正下方設有出料裝置;本發(fā)明通過設置第一處理桶和第二處理桶,配合第一推板裝置和第二推板裝置,能夠對污水進行二次固液分離,通過連通閥裝置和出料裝置,實現廢水自動循環(huán)和污泥固體自動排出,工作過程無需停機清理維護,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權利要求書
1.一種醋酸甲酯生產廢水處理裝置,包括箱體,所述箱體內水平設置有支撐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隔板上固定安裝有第一處理桶和第二處理桶,所述第一處理桶和第二處理桶相鄰設置且通過連通閥裝置連接,所述第一處理桶內設置有第一推板裝置,所述第二處理桶內設置有第二推板裝置,所述第一推板裝置上端與第一升降裝置連接,所述第一升降裝置連接通過第一支架固定安裝在箱體上端面,所述第二推板裝置上端與第二升降裝置連接,所述第二升降裝置通過第二支架固定安裝在箱體上端面,所述第一處理桶和第二處理桶正下方設有出料裝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醋酸甲酯生產廢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處理桶為圓筒形且無下端底板,所述第一處理桶下端穿過支撐隔板,所述第一處理桶側壁設置有單向進水閥,所述單向進水閥固定安裝在支撐隔板上端面。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醋酸甲酯生產廢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處理桶為圓筒形且無下端底板,所述第二處理桶下端與第一處理桶下端對齊,所述第二處理桶上均勻設置有過濾孔。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醋酸甲酯生產廢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連通閥裝置位于第一處理桶和第二處理桶之間且固定安裝在支撐隔板上,所述連通閥裝置中心處設有豎直貫穿的滑槽孔,所述滑槽孔上設有上下均勻分布的通孔,所述通孔同時與第一處理桶和第二處理桶連通,所述滑槽孔內滑動安裝有通止軸,所述通止軸長度與滑槽孔高度相同,所述通止軸上端設有豎直向上的連接桿,所述連接桿直徑小于滑槽孔直徑且上端設有連接件。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醋酸甲酯生產廢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連通閥裝置兩側設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配合箱體將第二處理桶獨立密閉分隔,所述箱體右側設有排污裝置。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醋酸甲酯生產廢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板裝置包括第一推桿,所述第一推桿中軸線與第一處理桶中軸線重合,所述第一推桿下端固定連接有第一過濾板,所述第一過濾板直徑與第一處理桶內徑相同,所述第一過濾板上方設有固定安裝在第一推桿上的固定安裝臺,所述固定安裝臺和第一過濾板之間設有螺桿和導桿,所述螺桿和導桿上設有升降擋板,所述螺桿上端連接有防水馬達。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醋酸甲酯生產廢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桿上端與第一升降裝置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推桿通過連接件與連接桿固定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醋酸甲酯生產廢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裝置包括支撐柱,所述支撐柱位于連通閥裝置正下方,支撐柱同時與支撐隔板和箱體底板連接,所述支撐柱中心設有貫穿的過孔,所述過孔與滑槽孔連通,所述支撐柱上固定安裝有固定臺,所述固定臺上設有豎直向上的彈簧,所述彈簧上端與支撐滑臺固定連接,所述支撐滑臺滑動安裝在支撐柱上,所述支撐滑臺兩側對稱設置有出料擋板,所述出料擋板位于第一處理桶和第二處理桶的正下方,所述出料擋板直徑與第一處理桶和第二處理桶的內壁直徑相同。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醋酸甲酯生產廢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擋板外側設有刮板裝置,所述支撐滑臺上設有限位裝置。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提供了一種醋酸甲酯生產廢水處理裝置,能有效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fā)明的具體技術方案如下:一種醋酸甲酯生產廢水處理裝置,包括箱體,所述箱體內水平設置有支撐隔板,所述支撐隔板將箱體內部分為上下兩部分,所述支撐隔板上固定安裝有第一處理桶和第二處理桶,所述第一處理桶和第二處理桶相鄰設置且通過連通閥裝置連接,所述第一處理桶內設置有第一推板裝置,所述第二處理桶內設置有第二推板裝置,所述第一推板裝置上端與第一升降裝置連接,所述第一升降裝置通過第一支架固定安裝在箱體上端面,所述第二推板裝置上端與第二升降裝置連接,所述第二升降裝置連接通過第二支架固定安裝在箱體上端面,所述第一處理桶和第二處理桶正下方設有出料裝置。
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設置,所述第一處理桶為圓筒形且無下端底板,所述第一處理桶下端穿過支撐隔板,所述第一處理桶側壁設置有單向進水閥,所述單向進水閥固定安裝在支撐隔板上端面,第一處理桶內為正壓時,單向進水閥關閉,第一處理桶內為正壓時為負壓時,單向進水閥打開,所述箱體下端設有固體排放口,分離出的污泥等固體從固體排放口排出。
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設置,所述第二處理桶為圓筒形且無下端底板,所述第二處理桶下端穿過支撐隔板且與第一處理桶下端對齊,所述第二處理桶上均勻設置有過濾孔,第二推板裝置在第二處理桶內上下移動時,迫使污水從過濾孔內流出,污泥等固體則留在第二處理桶內。
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設置,所述連通閥裝置位于第一處理桶和第二處理桶之間且固定安裝在支撐隔板上,所述連通閥裝置中心處設有豎直貫穿的滑槽孔,所述滑槽孔上設有上下均勻分布的通孔,所述通孔同時與第一處理桶和第二處理桶連通,所述滑槽孔內滑動安裝有通止軸,所述通止軸長度與滑槽孔高度相同,所述通止軸上端設有豎直向上的連接桿,所述連接桿直徑小于滑槽孔直徑且上端設有連接件,當通止軸全部位于滑槽孔內時,連通閥裝置上的通孔全部被通止軸封閉,第一處理桶和第二處理桶被完全隔斷,當通止軸在滑槽孔內向下滑動時,滑槽孔上端的通孔開放,第一處理桶和第二處理桶開始連通。
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設置,所述連通閥裝置兩側設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配合箱體將第二處理桶獨立密閉分隔,所述箱體右側設有排污裝置,污水經第二處理桶過濾后,最終由排污裝置排出箱體。
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設置,所述第一推板裝置包括第一推桿,所述第一推桿中軸線與第一處理桶中軸線重合,所述第一推桿下端固定連接有第一過濾板,所述第一過濾板直徑與第一處理桶內徑相同,所述第一過濾板上方設有固定安裝在第一推桿上的固定安裝臺,所述固定安裝臺和第一過濾板之間設有螺桿和導桿,所述螺桿和導桿上設有升降擋板,所述螺桿上端連接有防水馬達,當第一推板裝置在第一處理桶內向下移動時,防水馬達啟動帶動升降擋板向上移動,升降擋板與第一過濾板分離,污水可經過第一過濾板進行初步過濾,污泥等固定留在第一過濾板下方,當第一推板裝置在第一處理桶內向上移動時,防水馬達反轉帶動升降擋板向下移動,升降擋板與第一過濾板貼合,污水不能通過第一過濾板。
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設置,所述第一推桿上端與第一升降裝置固定連接,第一升降裝置通過第一推桿帶動第一推板裝置在第一處理桶內升降,所述第一推桿通過連接件與連接桿固定連接,第一推桿上下移動時,同步帶動通止軸在滑槽孔內上下移動。
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設置,所述通止軸上端面與第一過濾板下端面重合,通止軸和第一過濾板同步上下運動。
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設置,所述出料裝置包括支撐柱,所述支撐柱位于連通閥裝置正下方,支撐柱同時與支撐隔板和箱體底板連接,所述支撐柱中心設有貫穿的過孔,所述過孔與滑槽孔連通,通止軸可在過孔內滑動,所述支撐柱上固定安裝有固定臺,所述固定臺上設有豎直向上的彈簧,所述彈簧上端與支撐滑臺固定連接,所述支撐滑臺滑動安裝在支撐柱上,所述支撐滑臺兩側對稱設置有出料擋板,所述出料擋板位于第一處理桶和第二處理桶的正下方,所述出料擋板直徑與第一處理桶和第二處理桶的內壁直徑相同,正常工作時,此時彈簧處于壓縮狀態(tài),持續(xù)為支撐滑臺提高向上支撐力,保證出料擋板與第一處理桶和第二處理桶的下端面密封接觸。
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設置,所述出料擋板外側設有刮板裝置,所述支撐滑臺上設有限位裝置,所述限位裝置可將支撐滑臺固定在支撐柱上,當支撐滑臺固定時,刮板裝置啟動,將出料擋板上的固體污泥掃離。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裝置開始工作前,第一推板裝置位于第一處理桶最上端,第二推板裝置位于第二處理桶最上端,此時第一過濾板和推板處在同一水平面內,通止軸全部位于滑槽孔內,第一處理桶內充滿待處理的污水;第一升降裝置和第二升降裝置同時啟動,第一升降裝置通過第一推桿帶動第一推板裝置在第一處理桶內向下移動,防水馬達啟動帶動升降擋板向上移動,升降擋板與第一過濾板分離,第一推桿通過連接件帶動通止軸在滑槽孔內同步向下移動,通止軸上端面與第一過濾板下端面始終保持重合且同步上下運動,第二升降裝置通過第二推桿帶動推板在第二處理桶內向下運動,第一過濾板和推板同步下降;此時,在第一處理桶內,由于通止軸始終位于第一過濾板下方,第一推板裝置上方區(qū)域與第二處理桶處于連通狀態(tài),第一推板裝置下方區(qū)域與第二處理桶處于隔斷狀態(tài),此時第一過濾板下方為正壓,單向進水閥關閉,污水通過第一過濾板向上流動,完成初步過濾,污泥等固體留在第一過濾板下方,需要注意的是,污水此時雖然與開放的通孔接觸,但由于第一過濾板上方壓力平衡,污水此時無法通過通孔進入到第二處理桶內。
第一過濾板向下運動到第一處理桶下端時,污水全部流到第一過濾板上方,防水馬達反轉帶動升降擋板向下移動,升降擋板與第一過濾板貼合,第一過濾板繼續(xù)向下移動,污泥受壓擠壓出料擋板,出料擋板在支撐柱上向下滑動,當第一過濾板下端面與第一處理桶下端面重合時,污泥完全離開第一處理桶,限位裝置啟動將支撐滑臺固定在支撐柱上,刮板裝置啟動將出料擋板上的固體污泥掃離后,限位裝置關閉,出料擋板在彈簧作用力下重新與第一處理桶和第二處理桶的下端面密封接觸,整個過程中,第二處理桶內的污泥通過相同的方式排出。
污泥排出第一處理桶和第二處理桶后,第二升降裝置先將第二推板裝置提升至第二處理桶最上端后,第一升降裝置隨后帶動第一推板裝置上升,由于升降擋板與第一過濾板貼合,污水不能通過第一過濾板,此時第一過濾板上方為正壓,下方為負壓,污水通過連通閥裝置進入到第二處理桶內,待處理污水則通過單向進水閥進入到第一處理桶內,第一推板裝置提升至第一處理桶最上端后,第一處理桶內再次充滿污水,原先經過初次過濾的污水則完全進入到第二處理桶內。第一推板裝置和第二推板裝置向下移動,重復上述動作,此時第二處理桶內的污水經過推板擠壓從第二處理桶上的過濾孔流出,完成二次過濾,實現污水的固液分離,處理后的污水從排污裝置排出,污泥固體則從箱體下端設有固體排放口排出。
本發(fā)明通過設置第一處理桶和第二處理桶,配合第一推板裝置和第二推板裝置,能夠對污水進行二次固液分離,通過連通閥裝置和出料裝置,設備實現廢水自動循環(huán)和污泥固體自動排出,工作過程無需停機清理維護,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發(fā)明人:洪呈祥;朱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