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日:2023.11.17
申請日:2023.06.30
分類號:C02F1/52(2023.01)I;B01D21/24(2006.01)I;B01F35/71(2022.01)I;B01F35/93(2022.01)I;B01F35/83(2022.01)I;C02F103/16(2006.01)N;B01F35/00(2022.01)N;B01F35
/90(2022.01)N;B01F101/25(2022.01)N
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零排放電鍍污水循環(huán)處理系統(tǒng),包括反應池和匯流池,所述反應池的內壁設置有支撐臂,且支撐臂的底部設置有溢流板,并且溢流板的端部設置有匯流池,所述匯流池的一側設置有導流板,且導流板的邊側連通有排液管;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驅動電機,設置于所述支撐臂的頂部,且驅動電機的底部設置有轉動齒輪。該零排放電鍍污水循環(huán)處理系統(tǒng),混合主軸的內部開設有導流槽和出液口,便于后續(xù)對污水處理的藥劑可以通過導流槽和出液口流出,且出液口和攪拌軸設置有多個,并分層設置,便于讓藥液從不同位置流出,且流出時攪拌軸處于轉動過程中,進一步改變藥液流出的位置,便于讓電鍍污水與藥液均勻混合,降低污水處理時間。
權利要求書
1.一種零排放電鍍污水循環(huán)處理系統(tǒng),包括反應池(1)和匯流池(4),所述反應池(1)的內壁設置有支撐臂(2),且支撐臂(2)的底部設置有溢流板(3),并且溢流板(3)的端部設置有匯流池(4),所述匯流池(4)的一側設置有導流板(5),且導流板(5)的邊側連通有排液管(6);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驅動電機(7),設置于所述支撐臂(2)的頂部,且驅動電機(7)的底部設置有轉動齒輪(8),并且轉動齒輪(8)的邊側設置有傳動齒輪(9);混合機構(10),設置于所述傳動齒輪(9)的內側,且混合機構(10)包括混合主軸(1001)、攪拌軸(1002)和加熱絲(1003),且混合主軸(1001)與傳動齒輪(9)之間為固定連接,并且混合主軸(1001)的邊側設置有攪拌軸(1002),同時攪拌軸(1002)的內部設置有加熱絲(1003);阻擋片(14),設置于所述匯流池(4)的外側,且阻擋片(14)的邊側設置有進液管(44),并且進液管(44)貫穿于反應池(1)的內部,同時反應池(1)的底部邊側設置有排污管(4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零排放電鍍污水循環(huán)處理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機構(10)還包括導線(1004),且加熱絲(1003)的邊側設置有導線(1004),且導線(1004)的端部電性連接有導電環(huán)(11),并且導電環(huán)(11)設置于混合主軸(1001)的內部。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零排放電鍍污水循環(huán)處理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主軸(1001)的內部開設有導流槽(12),且導流槽(12)的邊側設置有出液口(13),并且出液口(13)開設于攪拌軸(1002)的內部,同時攪拌軸(1002)關于混合主軸(1001)呈等距離設置。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零排放電鍍污水循環(huán)處理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主軸(1001)的頂部設置有轉動盤(17),且轉動盤(17)的外側設置有連接殼體(15),并且連接殼體(15)與支撐臂(2)之間為固定連接,同時連接殼體(15)的邊側設置有對接套筒(16)。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零排放電鍍污水循環(huán)處理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轉動盤(17)的內部開設有連接凹槽(18),且連接凹槽(18)的內部設置有滑動塊(19),并且滑動塊(19)的內部連接有往復絲桿(20),同時滑動塊(19)的頂部活動設置有活動桿(21),并且活動桿(21)的端部活動設置有活塞塊(22)。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零排放電鍍污水循環(huán)處理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塊(22)的外表面與對接套筒(16)的內表面相互貼合,且對接套筒(16)的端部設置有第一單向閥(23),并且第一單向閥(23)的端部設置有連接管(24),同時第一單向閥(23)的邊側設置有第二單向閥(29)。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零排放電鍍污水循環(huán)處理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管(24)的端部設置有對接套環(huán)(25),且對接套環(huán)(25)的內側設置有密封盤根(26),并且密封盤根(26)的邊側設置有對接通槽(27),同時對接通槽(27)開設于混合主軸(1001)的內部。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零排放電鍍污水循環(huán)處理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塊(22)的邊側設置有調節(jié)機構(28),且調節(jié)機構(28)包括連接盤(2801)、第一彈簧(2802)、第一氣囊(2803)和導氣管(2804),并且連接盤(2801)的一側設置有第一彈簧(2802),同時連接盤(2801)的另一側設置有第一氣囊(2803),并且第一氣囊(2803)的邊側設置有導氣管(2804)。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零排放電鍍污水循環(huán)處理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導氣管(2804)的端部設置有第二氣囊(30),且第二氣囊(30)通過導氣管(2804)與第一氣囊(2803)相互連通,并且第二氣囊(30)的底部設置有連接環(huán)片(31),所述連接環(huán)片(31)的底部設置有滾珠(32),且滾珠(32)的底部設置有導流片(33),并且導流片(33)的底部設置有第二彈簧(34),同時第二氣囊(30)的外側設置有對接殼體(35),并且對接殼體(35)與對接套環(huán)(25)之間為固定連接。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一種零排放電鍍污水循環(huán)處理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復絲桿(20)的端部設置有第一錐形齒輪(36),且第一錐形齒輪(36)的邊側設置有第二錐形齒輪(37),并且第二錐形齒輪(37)的頂部設置有連接座(38),所述連接座(38)的外壁固定連接有固定座(39),且固定座(39)的外側活動連接有活動齒(40),并且活動齒(40)的邊側設置有第三彈簧(41),所述活動齒(40)的外側設置有鋸齒片(42),且鋸齒片(42)的外側嚙合連接有對接齒環(huán)(43)。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零排放電鍍污水循環(huán)處理系統(tǒng),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在對電鍍污水處理過程中,需要往反應池內部加入絮凝劑和一些去除重金屬物質的化學藥劑,加入多采用同一位置加入,后續(xù)需要使用混合設備,才能讓藥劑與污水均勻混合,難以實現藥劑的分層多位置添加,增加了污水處理的時間,讓后續(xù)清水的回收時間向后延遲,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其處理效率,不易達到零排放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零排放電鍍污水循環(huán)處理系統(tǒng),包括反應池和匯流池,所述反應池的內壁設置有支撐臂,且支撐臂的底部設置有溢流板,并且溢流板的端部設置有匯流池,所述匯流池的一側設置有導流板,且導流板的邊側連通有排液管;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驅動電機,設置于所述支撐臂的頂部,且驅動電機的底部設置有轉動齒輪,并且轉動齒輪的邊側設置有傳動齒輪;混合機構,設置于所述傳動齒輪的內側,且混合機構包括混合主軸、攪拌軸和加熱絲,且混合主軸與傳動齒輪之間為固定連接,并且混合主軸的邊側設置有攪拌軸,同時攪拌軸的內部設置有加熱絲;阻擋片,設置于所述匯流池的外側,且阻擋片的邊側設置有進液管,并且進液管貫穿于反應池的內部,同時反應池的底部邊側設置有排污管。
作為本發(fā)明所述零排放電鍍污水循環(huán)處理系統(tǒng)的一種可選方案,其中:所述混合機構還包括導線,且加熱絲的邊側設置有導線,且導線的端部電性連接有導電環(huán),并且導電環(huán)設置于混合主軸的內部。
作為本發(fā)明所述零排放電鍍污水循環(huán)處理系統(tǒng)的一種可選方案,其中:所述混合主軸的內部開設有導流槽,且導流槽的邊側設置有出液口,并且出液口開設于攪拌軸的內部,同時攪拌軸關于混合主軸呈等距離設置。
作為本發(fā)明所述零排放電鍍污水循環(huán)處理系統(tǒng)的一種可選方案,其中:所述混合主軸的頂部設置有轉動盤,且轉動盤的外側設置有連接殼體,并且連接殼體與支撐臂之間為固定連接,同時連接殼體的邊側設置有對接套筒。
作為本發(fā)明所述零排放電鍍污水循環(huán)處理系統(tǒng)的一種可選方案,其中:所述轉動盤的內部開設有連接凹槽,且連接凹槽的內部設置有滑動塊,并且滑動塊的內部連接有往復絲桿,同時滑動塊的頂部活動設置有活動桿,并且活動桿的端部活動設置有活塞塊。
作為本發(fā)明所述零排放電鍍污水循環(huán)處理系統(tǒng)的一種可選方案,其中:所述活塞塊的外表面與對接套筒的內表面相互貼合,且對接套筒的端部設置有第一單向閥,并且第一單向閥的端部設置有連接管,同時第一單向閥的邊側設置有第二單向閥。
作為本發(fā)明所述零排放電鍍污水循環(huán)處理系統(tǒng)的一種可選方案,其中:所述連接管的端部設置有對接套環(huán),且對接套環(huán)的內側設置有密封盤根,并且密封盤根的邊側設置有對接通槽,同時對接通槽開設于混合主軸的內部。
作為本發(fā)明所述零排放電鍍污水循環(huán)處理系統(tǒng)的一種可選方案,其中:所述活塞塊的邊側設置有調節(jié)機構,且調節(jié)機構包括連接盤、第一彈簧、第一氣囊和導氣管,并且連接盤的一側設置有第一彈簧,同時連接盤的另一側設置有第一氣囊,并且第一氣囊的邊側設置有導氣管。
作為本發(fā)明所述零排放電鍍污水循環(huán)處理系統(tǒng)的一種可選方案,其中:所述導氣管的端部設置有第二氣囊,且第二氣囊通過導氣管與第一氣囊相互連通,并且第二氣囊的底部設置有連接環(huán)片,所述連接環(huán)片的底部設置有滾珠,且滾珠的底部設置有導流片,并且導流片的底部設置有第二彈簧,同時第二氣囊的外側設置有對接殼體,并且對接殼體與對接套環(huán)之間為固定連接。
作為本發(fā)明所述零排放電鍍污水循環(huán)處理系統(tǒng)的一種可選方案,其中:所述往復絲桿的端部設置有第一錐形齒輪,且第一錐形齒輪的邊側設置有第二錐形齒輪,并且第二錐形齒輪的頂部設置有連接座,所述連接座的外壁固定連接有固定座,且固定座的外側活動連接有活動齒,并且活動齒的邊側設置有第三彈簧,所述活動齒的外側設置有鋸齒片,且鋸齒片的外側嚙合連接有對接齒環(huán)。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1、該零排放電鍍污水循環(huán)處理系統(tǒng)設置有混合主軸,控制支撐臂上的驅動電機轉動,讓驅動電機帶動轉動齒輪和傳動齒輪轉動,當傳動齒輪轉動時,會同時帶動混合主軸和攪拌軸在反應池的內部轉動,混合主軸的內部開設有導流槽和出液口,便于后續(xù)對污水處理的藥劑可以通過導流槽和出液口流出,且出液口和攪拌軸設置有多個,并分層設置,便于讓藥液從不同位置流出,且流出時攪拌軸處于轉動過程中,進一步改變藥液流出的位置,便于讓電鍍污水與藥液均勻混合,降低污水處理時間;2、該零排放電鍍污水循環(huán)處理系統(tǒng)設置有活塞塊,當混合主軸轉動過程中,混合主軸會帶動位于頂部的轉動盤在連接殼體的內部轉動,并帶動活動桿和活塞塊在對接套筒的內部做往復運動,當活塞塊在轉動盤內部向右滑動過程中,會將對接套筒內部的存在的處理藥劑進行擠壓,讓藥劑通過第一單向閥進入到連接管的內部,讓藥劑進入到對接套環(huán)的內部,進而實現在對電鍍污水混合過程中往反應池內部加入處理藥液的效果;3、該零排放電鍍污水循環(huán)處理系統(tǒng)設置有導流片,活塞塊在對接套筒內向右滑動過程中,會同時帶動連接盤在對接套筒內滑動,并對另一側的第一氣囊進行擠壓,讓第一氣囊內部的氣體通過導氣管流動到第二氣囊的內部,并讓第二氣囊膨脹,帶動連接環(huán)片和和導流片向下滑動,讓導流片與導電環(huán)接觸,讓兩者對接并連通,讓電流會通過導線流動到加熱絲處,加熱絲設置在攪拌軸的內部,且設置有多個,實現在對污水混合處理過程,對污水進行加熱效果。
(發(fā)明人:商洪銓;劉光遠;蔣雙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