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日:2023.11.21
申請日:2023.09.06
分類號:C02F7/00(2006.01)I
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污水處理的曝氣池,涉及曝氣池技術領域,具有減少長軸彎曲損壞時,更換整根長軸,造成浪費的優(yōu)點,其技術方案要點是:包括池體、若干轉軸以及水平設置在池體內(nèi)底端的曝氣管,曝氣管的頂端設有若干第一曝氣頭,池體的外壁一側設有氣泵,曝氣管的一端穿過池體并通過第一軟管與氣泵連接,各個轉軸均通過安裝件水平安裝在池體內(nèi)壁一側的中部,各個轉軸均沿池體的長度方向間隔分布,各個轉軸上均設有若干攪拌片,相鄰的兩個轉軸之間均通過傳動件連接,池體的外壁一側設有電機,且電機的轉動軸一端穿過池體的池壁并與最右端的轉軸同軸可拆卸連接。
權利要求書
1.一種污水處理的曝氣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池體(1)、若干轉軸(2)以及水平設置在池體(1)內(nèi)底端的曝氣管(3),所述曝氣管(3)的頂端設有若干第一曝氣頭(4),且各個第一曝氣頭(4)均沿曝氣管(3)的長度方向間隔分布,所述池體(1)的外壁一側設有氣泵(5),所述曝氣管(3)的一端穿過池體(1)并通過第一軟管(6)與氣泵(5)連接,各個所述轉軸(2)均通過安裝件水平安裝在池體(1)內(nèi)壁一側的中部,且各個轉軸(2)均沿池體(1)的長度方向間隔分布,各個所述轉軸(2)上均設有若干攪拌片(7),且轉軸(2)上的各個攪拌片(7)均沿轉軸(2)的周向均勻分布,相鄰的兩個轉軸(2)之間均通過傳動件連接,所述池體(1)的外壁一側設有電機(8),且電機(8)的轉動軸一端穿過池體(1)的池壁并與最右端的轉軸(2)同軸可拆卸連接;所述傳動件包括均設置在相鄰兩個轉軸(2)上的傳動板(9),且兩個傳動板(9)相互靠近的一側下方均水平設有傳動柱(10),且兩個傳動柱(10)前后錯位并相互接觸;所述曝氣管(3)的外壁上同軸轉動連接有兩個相對的固定環(huán)(12),且兩個固定環(huán)(12)的外壁與池體(1)的底端固定連接,所述曝氣管(3)穿過池體(1)池壁的一端與池體(1)轉動連接,所述曝氣管(3)的外壁頂端設有擺板(13),所述擺板(13)的一側豎直開設有帶動槽(14),所述擺板(13)的頂端從最右端的相鄰兩個轉軸(2)之間穿過,此時兩個傳動板(9)之間的兩個傳動柱(10)中,其中一個傳動柱(10)位于擺板(13)的一側,另一個傳動柱(10)的一端從帶動槽(14)中水平穿過;或者,所述傳動件包括分別同軸設置在相鄰兩個轉軸(2)上的第一轉盤(15)與第二轉盤(16),且第一轉盤(15)位于第二轉盤(16)的右側,所述第一轉盤(15)靠近第二轉盤(16)的一側水平設有若干第一柱體(17),且各個第一柱體(17)均沿第一轉盤(15)的周向均勻分布,所述第二轉盤(16)靠近第一轉盤(15)的一側水平設有若干第二柱體(18),且各個第二柱體(18)均沿第二轉盤(16)的周向均勻分布,所述曝氣管(3)的頂端豎直設有位于第一轉盤(15)與第二轉盤(16)之間下方的支撐柱(19),且支撐柱(19)的頂端轉動連接有傳動盤(20),所述傳動盤(20)的頂端豎直設有與各個第二柱體(18)、第一柱體(17)相配合的若干第三柱體(21),且各個第三柱體(21)均沿傳動盤(20)的周向均勻分布;各個所述第三柱體(21)的頂端均設有第二曝氣頭(22),且各個第二曝氣頭(22)均通過連通件與曝氣管(3)連通。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污水處理的曝氣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盤(20)的內(nèi)部中空,所述連通件包括均開設在各個第三柱體(21)頂端且與傳動盤(20)內(nèi)部連通的連通槽(23),第三柱體(21)上的所述第二曝氣頭(22)與連通槽(23)連通,所述傳動盤(20)的內(nèi)部底端開設有貫穿支撐柱(19)并與曝氣管(3)連通的貫穿槽(24)。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污水處理的曝氣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池體(1)頂端的相對兩側均豎直設有立板(25),且兩個立板(25)相互靠近的一側上方均開設有轉槽(26),兩個所述轉槽(26)內(nèi)均轉動連接有轉柱(27),且兩個轉柱(27)之間同軸設有連接管(28),所述連接管(28)的外壁底端連通有若干噴頭(29),且各個噴頭(29)均沿連接管(28)的長度方向間隔分布,所述池體(1)的外壁一側設有儲液盒(30),且儲液盒(30)的一側下方出液管(31),且出液管(31)遠離儲液盒(30)的一端設有第二軟管(32),且第二軟管(32)遠離出液管(31)的一端穿過其中一個轉柱(27)并與連接管(28)連通,所述出液管(31)上設有抽水泵(33),當電機(8)的轉動軸帶動最右端的轉軸(2)轉動時,所述池體(1)上設有用于帶動連接管(28)往返轉動的帶動件。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污水處理的曝氣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帶動件包括凸輪(34)、帶動環(huán)(35)、拉桿(36)以及豎直滑移連接在其中一個立板(25)上的滑板(37),所述凸輪(34)設置在電機(8)的轉動軸上并位于池體(1)外,所述帶動環(huán)(35)同軸轉動連接在凸輪(34)上,所述拉桿(36)設置在帶動環(huán)(35)的外壁頂端,且拉桿(36)的頂端與滑板(37)的底端鉸接,所述滑板(37)的頂端豎直設有齒條(38),靠近第二軟管(32)的所述轉柱(27)上同軸設有齒輪(39),所述齒輪(39)位于齒條(38)的一側并與齒條(38)相嚙合。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污水處理的曝氣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件包括同軸轉動連接在轉軸(2)上的兩個轉環(huán)(40),且兩個轉環(huán)(40)相對,兩個所述轉環(huán)(40)的外壁一側均水平設有安裝桿(41),且兩個安裝桿(41)遠離轉環(huán)(40)的一端均通過螺栓(42)安裝在池體(1)的內(nèi)壁一側。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污水處理的曝氣池,其特征在于,兩個所述安裝桿(41)的底端均豎直設有與池體(1)內(nèi)底端接觸的立柱(43)。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污水處理的曝氣池,具有減少長軸彎曲損壞時,更換整根長軸,造成浪費的優(yōu)點。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污水處理的曝氣池,包括池體、若干轉軸以及水平設置在池體內(nèi)底端的曝氣管,所述曝氣管的頂端設有若干第一曝氣頭,且各個第一曝氣頭均沿曝氣管的長度方向間隔分布,所述池體的外壁一側設有氣泵,所述曝氣管的一端穿過池體并通過第一軟管與氣泵連接,各個所述轉軸均通過安裝件水平安裝在池體內(nèi)壁一側的中部,且各個轉軸均沿池體的長度方向間隔分布,各個所述轉軸上均設有若干攪拌片,且轉軸上的各個攪拌片均沿轉軸的周向均勻分布,相鄰的兩個轉軸之間均通過傳動件連接,所述池體的外壁一側設有電機,且電機的轉動軸一端穿過池體的池壁并與最右端的轉軸同軸可拆卸連接。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將各個轉軸均通過安裝件安裝在池體內(nèi)壁的一側中部,然后將最右端的轉軸與電機的轉動軸連接,相鄰兩個轉軸之間通過傳動件連接,此時各個轉軸形成長軸,使用時,打開電機與氣泵,氣泵將空氣和氧氣吹入曝氣管,然后從曝氣管上的各個第一曝氣頭吹入到池體中,同時電機的轉動軸帶動最右端的轉軸轉動,此時因相鄰的兩個轉軸之間均通過傳動件連接,所以當最右端的轉軸轉動時,剩余的各個轉軸則會進行轉動,此時通過各個轉軸上的攪拌片,即可對池體內(nèi)的污水進行攪拌,使氧氣和水接觸,當各個轉軸轉動的同時,通過相鄰兩個轉軸之間的傳動件即可對池體內(nèi)的污水進行輔助攪拌,當其中一個轉軸彎曲損壞時,斷開傳動件與損壞的轉軸的連接,然后通過安裝件將損壞的轉軸拆下進行更換即可,無需更換各個轉軸形成的整根長軸,減少了浪費,使用簡單方便。
優(yōu)選地,所述傳動件包括均設置在相鄰兩個轉軸上的傳動板,且兩個傳動板相互靠近的一側下方均水平設有傳動柱,且兩個傳動柱前后錯位并相互接觸。
優(yōu)選地,所述曝氣管的外壁上同軸轉動連接有兩個相對的固定環(huán),且兩個固定環(huán)的外壁與池體的底端固定連接,所述曝氣管穿過池體池壁的一端與池體轉動連接,所述曝氣管的外壁頂端設有擺板,所述擺板的一側豎直開設有帶動槽,所述擺板的頂端從最右端的相鄰兩個轉軸之間穿過,此時兩個傳動板之間的兩個傳動柱中,其中一個傳動柱位于擺板的一側,另一個傳動柱的一端從帶動槽中水平穿過。
優(yōu)選地,所述傳動件包括分別同軸設置在相鄰兩個轉軸上的第一轉盤與第二轉盤,且第一轉盤位于第二轉盤的右側,所述第一轉盤靠近第二轉盤的一側水平設有若干第一柱體,且各個第一柱體均沿第一轉盤的周向均勻分布,所述第二轉盤靠近第一轉盤的一側水平設有若干第二柱體,且各個第二柱體均沿第二轉盤的周向均勻分布,所述曝氣管的頂端豎直設有位于第一轉盤與第二轉盤之間下方的支撐柱,且支撐柱的頂端轉動連接有傳動盤,所述傳動盤的頂端豎直設有與各個第二柱體、第一柱體相配合的若干第三柱體,且各個第三柱體均沿傳動盤的周向均勻分布。
優(yōu)選地,各個所述第三柱體的頂端均設有第二曝氣頭,且各個第二曝氣頭均通過連通件與曝氣管連通。
優(yōu)選地,所述傳動盤的內(nèi)部中空,所述連通件包括均開設在各個第三柱體頂端且與傳動盤內(nèi)部連通的連通槽,第三柱體上的所述第二曝氣頭與連通槽連通,所述傳動盤的內(nèi)部底端開設有貫穿支撐柱并與曝氣管連通的貫穿槽。
優(yōu)選地,所述池體頂端的相對兩側均豎直設有立板,且兩個立板相互靠近的一側上方均開設有轉槽,兩個所述轉槽內(nèi)均轉動連接有轉柱,且兩個轉柱之間同軸設有連接管,所述連接管的外壁底端連通有若干噴頭,且各個噴頭均沿連接管的長度方向間隔分布,所述池體的外壁一側設有儲液盒,且儲液盒的一側下方出液管,且出液管遠離儲液盒的一端設有第二軟管,且第二軟管遠離出液管的一端穿過其中一個轉柱并與連接管連通,所述出液管上設有抽水泵,當電機的轉動軸帶動最右端的轉軸轉動時,所述池體上設有用于帶動連接管往返轉動的帶動件。
優(yōu)選地,所述帶動件包括凸輪、帶動環(huán)、拉桿以及豎直滑移連接在其中一個立板上的滑板,所述凸輪設置在電機的轉動軸上并位于池體外,所述帶動環(huán)同軸轉動連接在凸輪上,所述拉桿設置在帶動環(huán)的外壁頂端,且拉桿的頂端與滑板的底端鉸接,所述滑板的頂端豎直設有齒條,靠近第二軟管的所述轉柱上同軸設有齒輪,所述齒輪位于齒條的一側并與齒條相嚙合。
優(yōu)選地,所述安裝件包括同軸轉動連接在轉軸上的兩個轉環(huán),且兩個轉環(huán)相對,兩個所述轉環(huán)的外壁一側均水平設有安裝桿,且兩個安裝桿遠離轉環(huán)的一端均通過螺栓安裝在池體的內(nèi)壁一側。
優(yōu)選地,兩個所述安裝桿的底端均豎直設有與池體內(nèi)底端接觸的立柱。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將各個轉軸均通過安裝件安裝在池體內(nèi)壁的一側中部,然后將最右端的轉軸與電機的轉動軸連接,相鄰兩個轉軸之間通過傳動件連接,此時各個轉軸形成長軸,使用時,打開電機與氣泵,氣泵將空氣和氧氣吹入曝氣管,然后從曝氣管上的各個第一曝氣頭吹入到池體中,同時電機的轉動軸帶動最右端的轉軸轉動,此時因相鄰的兩個轉軸之間均通過傳動件連接,所以當最右端的轉軸轉動時,剩余的各個轉軸則會進行轉動,此時通過各個轉軸上的攪拌片,即可對池體內(nèi)的污水進行攪拌,使氧氣和水接觸,當各個轉軸轉動的同時,通過相鄰兩個轉軸之間的傳動件即可對池體內(nèi)的污水進行輔助攪拌,當其中一個轉軸彎曲損壞時,斷開傳動件與損壞的轉軸的連接,然后通過安裝件將損壞的轉軸拆下進行更換即可,無需更換各個轉軸形成的整根長軸,減少了浪費,使用簡單方便。
(發(fā)明人:朱連明;馬騫寰;張永鋒;卜叢叢;孫華民;董光輝;蔣桂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