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日:2023.11.24
申請日:2023.10.25
分類號:C02F9/00(2023.01)I;B01J20/34(2006.01)I;C02F1/00(2023.01)N;C02F1/28(2023.01)N;C02F3/10(2023.01)N;C02F7/00(2006.01)N
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污水混凝絮凝用的填料再生裝置,涉及污水處理領域,包括過濾室,所述過濾室的內(nèi)部由上到下依次安裝有生物吸附板、活性炭板以及石英過濾板對污水進行過濾,所述生物吸附板的頂端與底端分別安裝有隔離盒與曝氣管,所述過濾室的側面安裝有保存箱,所述隔離盒安裝在保存箱內(nèi)部,所述保存箱的側面安裝傳動機構,傳動機構帶動隔離盒在活性炭板上移動,且保存箱的側面還連接有連接管道。本發(fā)明還在隔離盒的邊緣位置安裝有收集槽,在隔離盒移動的同時,會對附著在活性炭板頂端淤泥雜質(zhì)進行清理收集,且通過收集槽減少曝氣過程中,氣流對收集雜質(zhì)進行沖散,當收集槽進入到排雜槽內(nèi)后,對其中收集的淤泥進行清理。
權利要求書
1.一種污水處理用的過濾裝置,包括過濾室(1),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濾室(1)的內(nèi)部由上到下依次安裝有生物吸附板(2)、活性炭板(108)以及石英過濾板(109)對污水進行過濾,所述活性炭板(108)的頂端與底端分別安裝有隔離盒(6)與曝氣管(4),所述過濾室(1)的側面安裝有保存箱(103),所述隔離盒(6)安裝在保存箱(103)內(nèi)部,所述保存箱(103)的側面安裝傳動機構,傳動機構帶動隔離盒(6)在活性炭板(108)上移動,且保存箱(103)的側面還連接有連接管道,所述隔離盒(6)的底端安裝有加熱板(602),且加熱板(602)與活性炭板(108)的表面貼合,隔離盒(6)內(nèi)的加熱板(602)運行,對活性炭板(108)頂端進行加熱,使活性炭板(108)附著最多雜質(zhì)的部分進行再生,所述曝氣管(4)的頂端連接有電磁噴氣頭(402),電磁噴氣頭(402)與活性炭板(108)底端對齊,所述隔離盒(6)與曝氣管(4)的頂端安裝有相匹配的感應機構;連接管道包括負壓套管(104)與伸縮管(5),所述負壓套管(104)位于保存箱(103)的外側,且負壓套管(104)與外界負壓機構連接,所述伸縮管(5)的端部固定在隔離盒(6)的內(nèi)壁與隔離盒(6)內(nèi)部接通;感應機構包括位于隔離盒(6)內(nèi)的信號發(fā)生器(604)與位于曝氣管(4)上方的感應頭(404),所述隔離盒(6)的內(nèi)部安裝有支架(603),所述信號發(fā)生器(604)通過支架(603)固定連接,所述曝氣管(4)的頂端連接有導線(403),所述感應頭(404)通過導線(403)與外界電源接通并與電磁噴氣頭(402)接通,對活性炭板再生時,信號發(fā)生器(604)位于感應頭(404)正上方,電磁噴氣頭(402)感應啟動,將曝氣管(4)內(nèi)的空氣向上噴出,對活性炭板(108)進行充氣,大部分氣流會推動再生分離的雜質(zhì)進入到隔離盒(6)內(nèi),隔離盒(6)對含有雜質(zhì)的水以及氣流進行收集存儲;曝氣過程會有部分氣流不被隔離盒(6)吸入,氣流會順著隔離盒(6)的外側向上流動進入到生物吸附板(2)內(nèi),從而對生物吸附板(2)內(nèi)微生物進行供氣;所述隔離盒(6)的邊緣開設有收集槽(601),收集槽(601)由下方的斜面刮板以及上方的擋板以及隔離盒(6)的外壁構成,在隔離盒(6)移動時,斜面刮板對活性炭板(108)頂端淤泥進行刮除,擋板對淤泥進行收集阻擋;所述過濾室(1)的內(nèi)壁開設有與收集槽(601)相匹配的排雜槽(107),且排雜槽(107)的邊緣開設有管道。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污水處理用的過濾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濾室(1)的外側分別安裝有進水管(101)、排水管(102)以及排氣室(105),所述進水管(101)位于過濾室(1)的頂端,排水管(102)位于過濾室(1)的底端,所述排氣室(105)位于過濾室(1)的頂端,且排氣室(105)的側面還連接有排氣管(106)。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污水處理用的過濾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吸附板(2)包括有多組,且每組生物吸附板(2)皆間隔豎向設置,所述生物吸附板(2)的端部延伸至過濾室(1)的外側并連接有密封隔板(201)。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污水處理用的過濾裝置,其特征在于:傳動機構包括電機(3),且電機(3)的輸出端連接有輸出螺桿(301),輸出螺桿(301)的端部延伸至過濾室(1)的外側,所述隔離盒(6)的內(nèi)壁開設有與輸出螺桿(301)相匹配的螺紋槽,隔離盒(6)通過螺紋槽與輸出螺桿(301)傳動連接。
發(fā)明內(nèi)容
基于此,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污水處理用的過濾裝置,以解決需要對填料進行拆卸再生、不拆卸再生時容易導致污水濃度上升的技術問題。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污水處理用的過濾裝置,包括過濾室,所述過濾室的內(nèi)部由上到下依次安裝有生物吸附板、活性炭板以及石英過濾板對污水進行過濾,所述活性炭板的頂端與底端分別安裝有隔離盒與曝氣管,所述過濾室的側面安裝有保存箱,所述隔離盒安裝在保存箱內(nèi)部,所述保存箱的側面安裝傳動機構,傳動機構帶動隔離盒在活性炭板上移動,且保存箱的側面還連接有連接管道,連接管道為伸縮管,所述隔離盒的底端安裝有加熱板,且加熱板與活性炭板的表面貼合,所述曝氣管的頂端連接有電磁噴氣頭,電磁噴氣頭與活性炭板底端對齊,所述隔離盒與曝氣管的頂端安裝有相匹配的感應機構。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能夠方便對污水進行過濾,且過濾后,通過隔離盒在活性炭板上移動,并啟動加熱板對活性炭板進行加熱再生,同時通過曝氣管對活性炭板進行反洗,使雜質(zhì)進入到隔離盒內(nèi),通過外界負壓機構以及連接管道對反洗的雜質(zhì)進行收集,從而減少污水的污染濃度提高。
本發(fā)明進一步設置為,所述過濾室的外側分別安裝有進水管、排水管以及排氣室,所述進水管位于過濾室的頂端,排水管位于過濾室的底端,所述排氣室位于過濾室的頂端,且排氣室的側面還連接有排氣管。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能夠方便外界污水進入或者排出過濾室內(nèi),并通過排氣管對注入過濾室內(nèi)的多余氣體也進行排出。
本發(fā)明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生物吸附板包括有多組,且每組生物吸附板皆間隔豎向設置,所述生物吸附板的端部延伸至過濾室的外側連接有密封隔板。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能夠?qū)ξ鬯ㄟ^生物吸附板進行進一步的處理。
本發(fā)明進一步設置為,傳動機構包括電機,且電機的輸出端連接有輸出螺桿,輸出螺桿的端部延伸至過濾室的外側,所述隔離盒的內(nèi)壁開設有與輸出螺桿相匹配的螺紋槽,隔離盒通過螺紋槽與輸出螺桿傳動連接。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方便通過輸出螺桿帶動隔離盒在活性炭板上移動。
本發(fā)明進一步設置為,連接管道包括負壓套管與伸縮管,所述負壓套管位于保存箱的外側,且負壓套管與外界負壓機構連接,所述伸縮管的端部固定在隔離盒的內(nèi)壁與隔離盒內(nèi)部接通。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方便隔離盒移動時,還能夠通過伸縮管與外界負壓機構連接。
本發(fā)明進一步設置為,所述隔離盒的邊緣開設有收集槽,收集槽由下方的斜面刮板以及上方的擋板以及隔離盒的外壁構成,在隔離盒移動時,斜面刮板對活性炭板頂端淤泥進行刮除,擋板對淤泥進行收集阻擋。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方便對活性炭板表面進行刮除清理,提高了清理效果。
本發(fā)明進一步設置為,所述過濾室的內(nèi)壁開設有與收集槽相匹配的排雜槽,且排雜槽的邊緣開設有管道。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方便對收集槽內(nèi)的雜質(zhì)進行清理。
本發(fā)明進一步設置為,感應機構包括位于隔離盒內(nèi)的信號發(fā)生器與位于曝氣管上方的感應頭,所述隔離盒的內(nèi)部安裝有支架,所述信號發(fā)生器通過支架固定連接,所述曝氣管的頂端連接有導線,所述感應頭通過導線與外界電源接通并與電磁噴氣頭接通。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能夠通過感應機構對隔離盒的位置進行確定,從而對靠近感應盒的電磁噴氣頭啟動,對活性炭板進行沖洗,避免沖洗的雜質(zhì)進入到污水內(nèi)。
綜上所述,本發(fā)明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發(fā)明通過電機、伸縮管、隔離盒,能夠在對活性炭板進行再生時,首先通過電機帶動隔離盒在活性炭板上移動,并對隔離盒進行供電,使隔離盒內(nèi)的加熱板對活性炭板頂端加熱,從而對活性炭板進行再生,再生時,通過電磁噴氣頭將氣流噴出,將再生的雜質(zhì)沖入到隔離盒內(nèi),通過外界負壓機構對隔離盒內(nèi)的雜質(zhì)以及氣體進行吸入,使雜質(zhì)與氣流排出隔離盒內(nèi),且避免對污水的再次污染,方便對雜質(zhì)進行清理,提高了使用效率。
2、同時,本發(fā)明還通過設置的曝氣歧管,能夠在活性炭板進行再生時,噴出的氣流部分沒有進入到隔離盒內(nèi),通過隔離盒外側向上移動進入到生物吸附板內(nèi),對生物吸附板內(nèi)的好氧生物進行供氧,從而對污水進行進一步的處理,提高了清理效果。
3、最后,本發(fā)明還在隔離盒的邊緣位置安裝有收集槽,在隔離盒移動的同時,會對附著在活性炭板頂端淤泥雜質(zhì)進行清理收集,且通過收集槽減少曝氣過程中,氣流對收集雜質(zhì)進行沖散,當收集槽進入到排雜槽內(nèi)后,對其中收集的淤泥進行清理,從而提高了清理效果。
(發(fā)明人:張愿;胡兵;吳楚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