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日:2023.03.21
申請日:2023.01.03
分類號:C02F1/78(2006.01)I;C02F1/72(2006.01)I;C02F103/28(2006.01)N
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污水處理領域,其公開了一種催化臭氧氧化造紙廢水深度處理裝置,包括筒體及固定安裝在所述筒體兩端的頂件和低件,所述筒體上開設有出水口,所述頂件頂部設置有與之連通的排氣口,所述低件連接臭氧發(fā)生結構、雙氧水加注結構和超聲波結構,使得廢水處理經(jīng)過臭氧處理、雙氧水處理及超聲波處理依次進行,以提高處理效果。所述筒體上對稱設置有多個臭氧曝氣頭,多級伸縮桿,所述多級伸縮桿貫穿所述頂件并與之同心轉動連接,在反應裝置中加裝可控可伸縮旋轉的管壁刷,實現(xiàn)管壁的一鍵清掃,減少人工清洗長期使用反應裝置處理造紙廢水易造成管壁附著的油狀物質的投入。
權利要求書
1.一種催化臭氧氧化造紙廢水深度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體(1)及固定安裝在所述筒體(1)兩端的頂件(2)和低件(15),所述筒體(1)上開設有出水口,所述頂件(2)頂部設置有與之連通的排氣口(4),所述低件(15)連接臭氧發(fā)生結構、雙氧水加注結構及超聲波裝置,廢水處理經(jīng)過臭氧處理、雙氧水處理及超聲波處理依次進行;所述筒體(1)上對稱設置有多個臭氧曝氣頭(5);多級伸縮桿(24),所述多級伸縮桿(24)貫穿所述頂件(2)并與之同心轉動連接,所述多級伸縮桿(24)連接安裝在所述頂件(2)上的驅動結構,所述多級伸縮桿(24)遠離所述驅動結構的一端安裝有清理結構;所述臭氧發(fā)生結構包括臭氧發(fā)生器(9),所述臭氧發(fā)生器(9)通過第二輸送管(10)與安裝在所述臭氧發(fā)生器(9)和所述筒體(1)之間的射流結構連接,且所述第二輸送管(10)上安裝有用于控制所述臭氧發(fā)生器(9)流速的流量計(11),所述第二輸送管(10)內側安裝有第一單向閥;所述射流結構一側還安裝與之連接的進水結構;所述驅動結構包括固定安裝在所述頂件(2)上的電機(3),所述電機(3)的輸出軸與所述多級伸縮桿(24)同軸固定;所述清理結構包括同軸固定安裝在所述多級伸縮桿(24)活動桿端部的承接板(25),所述承接板(25)上對稱滑動安裝有套板(26),兩個所述套板(26)端部均固定安裝有刷件(30),兩個所述刷件(30)上均安裝有刷毛,所述承接板(25)上還固定安裝有兩個呈對稱設置的限位塊(28),所述限位塊(28)通過彈簧(29)連接所述刷件(30);兩個所述刷件(30)相對一側均安裝有配重塊(27)。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催化臭氧氧化造紙廢水深度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射流結構包括射流箱(13),所述射流箱(13)連通所述第二輸送管(10)和所述進水結構;所述射流箱(13)一側固定安裝有氣泵(12),所述氣泵(12)的輸出端連通所述射流箱(13),所述筒體(1)內側轉動安裝有第一傳動桿(20),所述第一傳動桿(20)外側圓周等距固定安裝有多個攪拌件(22);所述射流箱(13)內側還轉動安裝有第二傳動桿(23),所述第二傳動桿(23)與所述氣泵(12)電機的輸出軸同軸固定,所述第二傳動桿(23)通過錐齒輪組(21)連接所述第一傳動桿(20),所述射流箱(13)通過成“L”形設置的第三輸送管(14)連通所述頂件(2)。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催化臭氧氧化造紙廢水深度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水結構包括第一隔膜泵(8)和儲存箱(6),所述第一隔膜泵(8)的輸出端通過第一輸送管(7)連接所述射流箱(13),所述第一輸送管(7)內安裝有第二單向閥;所述儲存箱(6)內通過隔板(19)將其分成,污水腔和雙氧水存放腔,所述污水腔連通所述第一隔膜泵(8)的輸出端。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催化臭氧氧化造紙廢水深度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雙氧水加注結構包括第二隔膜泵(17),所述第二隔膜泵(17)的輸出端連通所述低件(15),所述第二隔膜泵(17)的輸出端通過第四輸送管(18)連通所述雙氧水存放腔;所述第二隔膜泵(17)的輸出端的連接管及第一輸送管(7)上安裝有調節(jié)旋鈕(16)。
5.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催化臭氧氧化造紙廢水深度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安裝在所述筒體(1)及所述射流箱(13)內的金屬件均采用316不銹鋼制成。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催化臭氧氧化造紙廢水深度處理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催化臭氧氧化造紙廢水深度處理裝置,包括:
筒體及固定安裝在所述筒體兩端的頂件和低件,所述筒體上開設有出水口,所述頂件頂部設置有與之連通的排氣口,所述低件連接臭氧發(fā)生結構、雙氧水加注結構及超聲波裝置,廢水處理經(jīng)過臭氧處理、雙氧水處理及超聲波處理依次進行;
所述筒體上對稱設置有多個臭氧曝氣頭;
多級伸縮桿,所述多級伸縮桿貫穿所述頂件并與之同心轉動連接,所述多級伸縮桿連接安裝在所述頂件上的驅動結構,所述多級伸縮桿遠離所述驅動結構的一端安裝有清理結構。
作為本發(fā)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臭氧發(fā)生結構包括臭氧發(fā)生器,所述臭氧發(fā)生器通過第二輸送管與安裝在所述臭氧發(fā)生器和所述筒體之間的射流結構連接,且所述第二輸送管上安裝有用于控制所述臭氧發(fā)生器流速的流量計,所述第二輸送管內側安裝有第一單向閥;
所述射流結構一側還安裝與之連接的進水結構。
作為本發(fā)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射流結構包括射流箱,所述射流箱連通所述第二輸送管和所述進水結構;
所述射流箱一側固定安裝有氣泵,所述氣泵的輸出端連通所述射流箱,所述筒體內側轉動安裝有第一傳動桿,所述第一傳動桿外側圓周等距固定安裝有多個攪拌件;
所述射流箱內側還轉動安裝有第二傳動桿,所述第二傳動桿與所述氣泵電機的輸出軸同軸固定,所述第二傳動桿通過錐齒輪組連接所述第一傳動桿,所述射流箱通過成“L”形設置的第三輸送管連通所述頂件。
作為本發(fā)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進水結構包括第一隔膜泵和儲存箱,所述第一隔膜泵的輸出端通過第一輸送管連接所述射流箱,所述第一輸送管內安裝有第二單向閥;
所述儲存箱內通過隔板將其分成,污水腔和雙氧水存放腔,所述污水腔連通所述第一隔膜泵的輸出端。
作為本發(fā)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雙氧水加注結構包括第二隔膜泵,所述第二隔膜泵的輸出端連通所述低件,所述第二隔膜泵的輸出端通過第四輸送管連通所述雙氧水存放腔;
所述第二隔膜泵的輸出端的連接管及第一輸送管上安裝有調節(jié)旋鈕。
作為本發(fā)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驅動結構包括固定安裝在所述頂件上的電機,所述電機的輸出軸與所述多級伸縮桿同軸固定。
作為本發(fā)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清理結構包括同軸固定安裝在所述多級伸縮桿活動桿端部的承接板,所述承接板上對稱滑動安裝有套板,兩個所述套板端部均固定安裝有刷件,兩個所述刷件上均安裝有刷毛,所述承接板上還固定安裝有兩個呈對稱設置的限位塊,所述限位塊通過彈簧連接所述刷件;
兩個所述刷件相對一側均安裝有配重塊。
作為本發(fā)明再進一步的方案:安裝在所述筒體及所述射流箱內的金屬件均采用不銹鋼制成。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在不同高度、不同方向加裝臭氧曝氣頭,提高液體和氣體混合效果,實現(xiàn)均勻布氣布水效果,通過催化劑的生物吸附降解作用和O與HO鏈式反應生成的強氧化性•OH,實現(xiàn)高效去除廢水中有機污染物的目的,確保廢水的達標排放;
同時,由于造紙工藝中鈣添加劑較多,造紙廢水鈣離子含量較高,長期使用反應裝置處理造紙廢水易造成管壁有油狀物質附著,有必要在反應裝置中加裝可控可伸縮旋轉的管壁刷,實現(xiàn)管壁的一鍵清掃,減少人工清洗管壁的投入,提高管壁清洗的效率,解決處理造紙廢水后管壁有油狀物質附著的問題。
(發(fā)明人:陳晶晶;張佳加;馬丹燕;石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