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日2016.04.30
公開(公告)日2016.10.12
IPC分類號C02F11/00
摘要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污泥凈化用提升裝置,包括提升鏟斗,所述提升鏟斗內(nèi)部設置有輸送帶,所述輸送帶上設置有若干個輸送葉片,所述提升鏟斗的鏟面上設置有若干個鏟齒,所述提升鏟斗上設置有第一轉軸、第二轉軸,所述第一轉軸、第二轉軸外側分別設置有第一轉套、第二轉套,所述第一轉套外側上設置有若干個第一旋轉葉片,所述第二轉套外側上設置有若干個第二旋轉葉片,所述提升鏟斗上設置有加強塊。本實用新型在工作時,將提升鏟斗放置在污水的污泥中,此時第一轉軸、第二轉軸帶動第一旋轉葉片、第二旋轉葉片的旋轉,將污水中的污泥經(jīng)過輸送葉片連接排出,且鏟齒可以減少提升鏟斗的磨損,操作方便,勞動強度小,工作效率高。
權利要求書
1.一種污泥凈化用提升裝置,包括提升鏟斗(1),所述提升鏟斗(1)內(nèi)部設置有輸送帶(2),所述輸送帶(2)上設置有若干個輸送葉片(201),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鏟斗(1)的鏟面上設置有若干個鏟齒(3),所述提升鏟斗(1)上設置有第一轉軸(4)、第二轉軸(7),所述第一轉軸(4)、第二轉軸(7)外側分別設置有第一轉套(5)、第二轉套(8),所述第一轉套(5)外側上設置有若干個第一旋轉葉片(6),所述第二轉套(8)外側上設置有若干個第二旋轉葉片(9),所述提升鏟斗(1)上設置有加強塊(101)。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凈化用提升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鏟齒(3)與提升鏟斗(1)之間為固定連接。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凈化用提升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轉葉片(6)、第二旋轉葉片(9)呈弧形狀。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凈化用提升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轉軸(4)、第二轉軸(7)旋轉方向相反。
說明書
一種污泥凈化用提升裝置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污水處理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污泥凈化用提升裝置。
背景技術
污水,通常指受一定污染的、來自生活和生產(chǎn)的排出水。污水主要有生活污水、工業(yè)廢水和初期雨水。污水的主要污染物有病原體污染物、耗氧污染物、植物營養(yǎng)物和有毒污染物等。根據(jù)污水來源的觀點,污水可以定義為從住宅、機關、商業(yè)或者工業(yè)區(qū)排放的與地下水、地表水、暴風雪等混合的攜帶有廢物的液體或者水。污水由許多類別,相應地減少污水對環(huán)境的影響也有許多技術和工藝。
按照污水來源,污水可以分為這四類。第一類:工業(yè)廢水來自制造采礦和工業(yè)生產(chǎn)活動的污水,包括來自與工業(yè)或者商業(yè)儲藏、加工的徑流活滲瀝液,以及其它不是生活污水的廢水。第二類:生活污水來自住宅、寫字樓、機關或相類似的污水;衛(wèi)生污水;下水道污水,包括下水道系統(tǒng)中生活污水中混合的工業(yè)廢水。第三類:商業(yè)污水來自商業(yè)設施而且某些成分超過生活污水的無毒、無害的污水。如餐飲污水。洗衣房污水、動物飼養(yǎng)污水,發(fā)廊產(chǎn)生的污水等。第四類:表面徑流來自雨水、雪水、高速公路下水,來自城市和工業(yè)地區(qū)的水等等,表面徑流沒有滲進土壤,沿街道和陸地進入地下水。
現(xiàn)有污水在凈化過程中需要將其中的污泥排出,但是一般依靠工人鏟出,這樣勞動強度大,工作效率低。
實用新型內(nèi)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污泥凈化用提升裝置。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
一種污泥凈化用提升裝置,包括提升鏟斗,所述提升鏟斗內(nèi)部設置有輸送帶,所述輸送帶上設置有若干個輸送葉片,所述提升鏟斗的鏟面上設置有若干個鏟齒,所述提升鏟斗上設置有第一轉軸、第二轉軸,所述第一轉軸、第二轉軸外側分別設置有第一轉套、第二轉套,所述第一轉套外側上設置有若干個第一旋轉葉片,所述第二轉套外側上設置有若干個第二旋轉葉片,所述提升鏟斗上設置有加強塊。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技術方案,所述鏟齒與提升鏟斗之間為固定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技術方案,所述第一旋轉葉片、第二旋轉葉片呈弧形狀。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技術方案,所述第一轉軸、第二轉軸旋轉方向相反。
與現(xiàn)有的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通過設置第一旋轉葉片、第二旋轉葉片與鏟齒,這樣在工作時,將提升鏟斗放置在污水的污泥中,此時第一轉軸、第二轉軸帶動第一旋轉葉片、第二旋轉葉片的旋轉,將污水中的污泥經(jīng)過輸送葉片連接排出,且鏟齒可以減少提升鏟斗的磨損,操作方便,勞動強度小,工作效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