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集成是將幾種膜技術組合,充分發(fā)揮各種膜技術在分離凈化過程中的優(yōu)勢。周欽針對德興銅礦的生物浸出液中低品位Cu進行分離濃縮,中試實驗結果表明,超濾濃縮4倍后料液中的Fe因形成Fe(OH)3膠體基本被截留,大部分離子微粒留在濃縮液中,Cu2+幾乎全部透過超濾膜進入滲濾液,納濾膜對滲透液進行濃縮處理,最終料液中的Cu2+濃度達到生物浸出液的2.38倍,可以通過萃取進行提取。在國外的很多礦山中,膜分離技術已經成功應用于金屬礦山浸出液的分離,取得顯著效益。
潘文剛等進行電解銅箔廢水一段NF+兩段NF+RO全膜法處理工藝探究,實驗過程中一段NF進行8倍濃縮,濃縮液進入二段NF進行序批式濃縮,實現對原水80倍濃縮。一段NF透過液進入RO系統(tǒng),二段NF透過液回至一段NF系統(tǒng)。使用類似工藝處理電鍍含鎳廢水,實現重金屬和添加劑的回收。季常青等用“混凝沉降—纖維束過濾—超濾—反滲透—產水回用—濃水回收銅”的工藝將紫金山某銅礦含銅酸性廢水進行資源化。該工藝的混凝沉降采用自主研發(fā)的復合生物絮凝劑,對膜芯幾乎無副作用。反滲透膜是針對礦山酸性廢水開發(fā)的中性特種寬松反滲透膜,減少有機物和無機鹽在膜表面的沉積,提高了膜的抗污染性能。經過對操作流程進行優(yōu)化,可使系統(tǒng)穩(wěn)定運行,膜壽命延長,Cu2+總回收率達98.6%。以2010年年初統(tǒng)計數據折算,膜分離系統(tǒng)處理每噸水約需3.0元,年產凈效益可達634萬元經濟效益。具體聯(lián)系污水寶或參見http://www.yiban123.com更多相關技術文檔。
王立國等在某示范工程中通過超濾、反滲透、離子交換等集成工藝對含膠體、Cu2+工業(yè)廢水進行循環(huán)回用處理,濃水中的銅用電解技術回收。多年的運行結果證明,該工藝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可為企業(yè)創(chuàng)收87.97萬元/a。膜集成技術已大量應用于工業(yè)水處理中,由于膜本身存在的缺陷,操作過程中需要根據所選分離技術對原水進行相應的預處理,以保證膜組件的正常運行,延長膜的使用壽命。另外根據處理水質的不同研發(fā)特種膜可以使工藝得到優(yōu)化,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