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印染行業(yè)是工業(yè)用水、排水大戶,其廢水排放量和污染物總量分別位居全國工業(yè)部門第二位和第四位,而印染廢水的回用率只有7%,是所有行業(yè)中水回用率較低的行業(yè)。加入WTO后,我國紡織印染行業(yè)用水的需求量不斷增大,供給量卻相對減少,隨著水資源的日益緊缺以及國家對印染行業(yè)出水水質標準的不斷提高,印染廢水的深度處理與回用已成為解決環(huán)境污染及緩解用水困難的措施之一,也是企業(yè)提高競爭力、提質升級的重要舉措。
我國印染廢水處理普遍采用物化處理+生化處理工藝,但傳統(tǒng)水處理技術僅能消除部分污染物,將COD、BOD以及重金屬等污染物指標降到安全排放標準或雜用(中水)標準,但無法完全消除排水中所含的微量溶解性污染物,出水水質不能達到廢水回用要求。用傳統(tǒng)處理工藝和膜技術集成,可徹底去除這些污染物,達到廢水回用要求,微濾-反滲透技術因其高脫鹽、脫色性能,適用于印染廢水回用而受到廣泛關注。具體聯(lián)系污水寶或參見http://www.yiban123.com更多相關技術文檔。
2印染廢水傳統(tǒng)深度處理回用技術
目前國內外對于印染廢水的深度處理大多集中在高級氧化、強化絮凝、活性炭吸附及膜分離等方面,由于印染廢水成分復雜,單一處理工藝均很難使廢水達標排放,需對不同處理工藝進行優(yōu)化組合。目前研究較多的組合工藝有生物活性炭、混凝一微濾、臭氧一活性炭等工藝,生物活性碳采用自然掛膜,反應進程緩慢;混凝法會降低廢水的可生化性,并產生污泥,形成二次污染;臭氧技術不僅費用高昂,而且運行管理復雜。傳統(tǒng)的印染廢水回用工藝無論采用哪幾種方法的組合,其共同存在的缺點是:①工藝流程長、廢水處理過程中物化反應進程緩慢、廢水處理設施龐大、占地面積大;②廢水只能集中處理,對于城市廢水而言,地下排污管網工程龐大,必然造成廢水處理工程總投資巨大;③處理后的水質不穩(wěn)定,對難降解的可溶性有機物、磷、氮等營養(yǎng)性物質處理不徹底,且運行綜合費用高。④一般出水水質較差,回用水的回用率較低,一般在20%~30%左右,主要回用于水質不太高的前道工序。隨著印染工業(yè)的發(fā)展和印染產品質量的提高,傳統(tǒng)的印染廢水回用技術已不能滿足高質量印染廢水水質的要求,尋找到一種更簡單、實用、有效、經濟的廢水處理及回用組合工藝成為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