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工廢水是一類典型的難生物降解的工業(yè)廢水,主要產生于煤氣凈化和煤炭熱加工以及煤化工產品的精制過程,其中含有焦油、酚、氨氮、多環(huán)芳烴等多種有機污染物,成分復雜,毒性大,可生化性差,因此研究煤化工廢水預處理技術有很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本文針對現(xiàn)有絮凝劑除油脫酚能力不足的問題,采用水溶液自由基膠束聚合法,以丙烯酰胺(AM)、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銨(DMDAAC)、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為原料,自主研發(fā)了一種疏水締合陽離子型高分子絮凝劑丙烯酰胺-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銨-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P(AM-DMD-MMA),并將其應用于混凝-氣浮工藝流程中,以提高煤化工廢水油酚的去除率。本課題考察了引發(fā)劑用量、單體總質量分數(shù)、陽離子質量分數(shù)、疏水單體質量分數(shù)、表面活性劑用量等合成條件對聚合產物性質的影響。針對混凝-氣浮處理工藝,系統(tǒng)研究了無機絮凝劑投加量、有機絮凝劑投加量、有機絮凝劑陽離子度、有機絮凝劑特性粘度、pH值、氣浮時間、溶氣壓力、原水初始含油濃度、廢水水質等工藝參數(shù)對煤化工廢水處理效果的影響。具體聯(lián)系污水寶或參見http://www.yiban123.com更多相關技術文檔。
研究結果表明:合成條件的改變對聚合物性質的影響很大,同時也決定著除油脫酚能力的好壞,陽離子度為16.1%、特性粘度為443mL/g的高分子絮凝劑的處理效果最好,且優(yōu)于傳統(tǒng)有機高分子絮凝劑。對于混凝沉淀法,固定無機絮凝劑PAC投加量在150mg/L,有機絮凝劑P(AM-DMD-MMA)投加量在10mg/L,pH值不做調整,原水的油、總酚和COD最大去除率分別可達57.3%、61.2%、56.2%;對于混凝-氣浮法,固定無機絮凝劑PAC投加量在100mg/L,有機絮凝劑P(AM-DMD-MMA)投加量在8mg/L,氣浮時間為8min,溶氣壓力為0.4MPa,系統(tǒng)對初始含油濃度相同的煤化工原水和模擬煤化工含油廢水的最大除油率分別可達70.1%和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