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采油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三次采油開始得到應用,尤其是聚合物和三元復合采油技術的廣泛應用。聚合物、堿、表面活性劑的同時存在,使得采出水不僅成分復雜,而且粘度大、乳化程度高,使用單一的絮凝劑和常規(guī)的水處理方法已很難奏效。因此研究開發(fā)新型高效的復合絮凝劑處理油田含油廢水已成為科研工作者的研究熱點。最初研究開發(fā)的用于油田含油廢水處理的復合絮凝劑主要是幾種無機絮凝劑或無機與有機絮凝劑的復配使用,如PAL+CGA、PAL+CG-A+NaOH、PAL+PAM,勝利油田開發(fā)使用的CG-A絮凝劑、8號凈水劑、SB-1、JX-1等絮凝劑,均屬于兩組分分別包裝的復合絮凝劑,適當的配比能夠增加水處理效果。李德豪等用無機高分子絮凝劑PLTF,鐵基絮凝劑TJ,有機高分子絮凝劑OPF復合使用,對某煉油廠的廢水處理進行工業(yè)試驗,對化學耗氧物及石油類具有較高的去除率,且氣浮出水水質波動小,基本維持在ρCOD<250mg/L,ρ油<20mg/L。
趙景霞等選用陽離子型有機高分子絮凝劑ZDMC和無機高分子絮凝劑PAFC組成復合絮凝劑,處理茂名石油化工公司煉油廠污水,當投加量為(20+10)mg/L時,油和COD的去除率分別為73%和23.1%,浮渣的生成量減少26.5%,為后續(xù)“三泥”的處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隨著絮凝理論的不斷發(fā)展,復合絮凝劑已逐步由最初的混凝劑、助凝劑兩組分分別包裝發(fā)展成為單一制的復合絮凝劑。如勝利油田開發(fā)、使用的JX-II絮凝劑、SH-l絮凝劑。陳國麗等研制的PCM復合絮凝劑,用于處理奧里乳化油船舶壓載廢水。當使用量為180~200mg/L時,處理后的廢水既可滿足生產周轉,又可滿足國家排放標準(≤10mg/L)。洪宗國等對鐵系絮凝劑處理油田廢水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用鐵鹽加酸體系處理含聚合物油田廢水,絮凝速度快,絮凝顆粒大而緊,絮凝渣量少,便于過濾分離,處理水質清澈,各項指標達到二次注水和直接排放要求,成本能控制在0.70元·m-3左右。周鳳山等以A1(OH)3、Fe-Mg絡合劑、HCl及NaOH為原料,研制的多金屬核無機高分子聚合物絮凝劑FMA,用于處理吐哈溫米油田的廢水,當用量在50~400mg/L時,油去除率達99%,懸浮物去降率達93%以上,且處理后的廢水不易結垢,也不會增加頁巖的膨脹性。夏暢斌等以煤矸石和硫酸燒渣為主要原料研制成的聚硅酸鐵鋁(PSFA)絮凝劑,用于煉油廠廢水的處理,當廢水pH值在5-4范圍內時,除油率達95%,硫和COD的去除率分別在92%和85%以上。具體聯系污水寶或參見http://www.yiban123.com更多相關技術文檔。
袁斌等以Fe2(SO4)3。H2SO4和Na2SiO3為原料,制備了聚合硅酸硫酸鐵(PFSS)絮凝劑,用于處理煉油廠含油廢水時,除油、脫色效果均較好。并且處理中幾乎不殘留硅和鐵,是一種無毒高效的凈水劑,值得開發(fā)和生產。秦美潔等對SPTL-CS復合無機高分于絮凝劑處理含油廢水進行了研究,在實驗中,SPTLCS絮凝劑幾乎可以除去全部乳化油。并且用量少,每噸廢水處理成本僅0.20元左右。王博等用由鋁、硅、磷等多組分高分于化合物和添加劑組成的Z劑用于處理中原油田采油七廠廢水。處理后水中總鐵質量濃度≤0.5mg/L,Ca2+、Mg2+的質量濃度由1875mg/L降低到350mg/L。Z劑除具有絮凝作用外,還具有阻垢、防腐和殺菌等功能,處理后的水質滿足油田注水要求。寧奎等針對曙光油田曙田(S4)聯合站每天處理采油廢水的情況,以鐵鹽、鋁粉、某高分子聚合物及工業(yè)醇、堿為原料制成復合型絮凝劑LA。LA兼具絮凝、破乳的功效,處理后的水質達到后續(xù)進水的要求,大大降低了污水后續(xù)處理的難度。關衛(wèi)省等以聚合氯化鋁、鈣鹽、鋁鹽等為原料,研制的XDY無機復合絮凝劑,用于處理勝利油田宅六污水。結果表明:該絮凝劑對乳化油和懸浮顆粒有較好的絮凝作用和吸附架橋能力,可廣泛用于油田、石油化工等污水處理。關衛(wèi)省等研制開發(fā)的XG977絮凝劑,屬于PAFS系列。在處理含油廢水的實驗中,絮凝沉降性能和處理效果明顯優(yōu)于PAC,綜合處理費用比PAC低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