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80年代發(fā)展起來的高級氧化技術(AOPs,AdvancedOxidationProcesses),能夠利用光、聲、電、磁等物理和化學過程產(chǎn)生的高活性中間體·OH,快速礦化污染物或提高其可生化性,具有適用范圍廣、反應速率快、氧化能力強的特點,在處理印染、農(nóng)藥、制藥廢水和垃圾滲濾液等高毒性、難降解廢水方面具有很大的優(yōu)勢。近年來,世界范圍內(nèi)對高級氧化技術的研究主要包括Fenton試劑法、臭氧氧化法、濕式氧化技術、超臨界水氧化法、光催化氧化法、電化學氧化法及超聲氧化法等。例如,蘇榮軍等研究了中藥廢水的深度處理,考察了常溫常壓下Fenton試劑配比、投加量、氧化時間、pH值等因素對制藥廢水處理效果的影響,確定最佳工藝條件為:FeSO4·7H2O量為3mmol/L,pH=3,H2O2/Fe2+為3∶1,反應時間為60min。在此條件下,COD去除率達到87.50%,COD可降到62mg/L以下,達到國家排放標準要求。DantasRF等研究了不同pH值下,臭氧對水中抗生素類藥物磺胺甲惡唑(200mg/L)的處理效果,臭氧投加量為0.4g/L,接觸時間15min,該藥物幾乎完全降解,只剩下10%的礦化產(chǎn)物,接觸60min后,廢水的可生化性(BOD5/COD)由0提高到0.28,但只經(jīng)過臭氧處理,廢水的毒性降低不明顯。具體聯(lián)系污水寶或參見http://www.yiban123.com更多相關技術文檔。
AchilleosA等分析了利用UV-A/TiO2光催化氧化法降解廢水中殘留抗生素類藥物雙氯芬酸的影響因素,主要考察了催化劑的種類和負荷、雙氯芬酸的初始濃度及H2O2的使用等因素對降解過程的影響。NaddeoV等在不同運行條件下對超聲氧化降解廢水中雙氯芬酸進行了實驗研究,雙氯芬酸是通過與水中形成的羥基進行反應而降解的,降解程度隨著功率、廢水溫度、pH值及溶解氧的升高而升高。雙氯芬酸的濃度在2.5~5mg/L時,反應速率隨著濃度的增加而增加。葉文榮研究了光催化協(xié)同臭氧法深度處理高濃度制藥廢水去除COD的效果,發(fā)現(xiàn)在催化劑投加量0.5g/L,臭氧流量30L/h,反應時間2h,pH值為6.2的條件下,單獨光催化、單獨臭氧、光催化/臭氧和光催化/臭氧+甲醇四種方式對COD的去除率分別為9.7%,58.2%,88.6%和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