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化學絮凝法
絮凝處理是含油污水處理中常見的方法,并常與氣浮法聯(lián)合使用。常用的無機絮凝劑是鋁鹽和鐵鹽,近年來出現(xiàn)的無機高分子凝聚劑(如聚硫酸鐵、聚氯化鋁等)具有用量少、效率高的特點,而且使用時最佳pH也較寬。雖然無機絮凝劑的處理速度較快,但投藥量大,污泥生成量多。
最近,有機高分子凝聚劑的研究發(fā)展很快,Claes的研究表明,用陽離子型高分子絮凝劑季胺化聚丙烯酰胺和聚乙烯亞胺等對由十二烷基磺酸鈉等陰離子表面活性劑穩(wěn)定的大豆油/水乳狀液進行絮凝處理,去濁率達到99.5%以上,且污泥顆粒大而密實,但由于其藥劑成本較無機絮凝劑更貴,目前,有機高分子絮凝劑在含油廢水處理方面仍然主要是用作其他方法的輔助劑。因此研究方向是將有機與無機絮凝劑通過多種方法進行復合,以達到提高處理效率并降低處理成本的目的。此外,未來的含油廢水處理藥劑應向多功能、廣譜、高效方面發(fā)展。
2 化學氧化法
化學氧化技術常用于生物處理的前處理。一般是在催化劑作用下,用化學氧化劑如臭氧、Fenton試劑等處理有機廢水以提高其可生化性,或直接氧化降解廢水中有機物使之穩(wěn)定化。在化學氧化法中,超臨界水氧化技術是近年來迅速發(fā)展起來的一門廢水高級氧化技術,其原理是將水體中有機污染物在超臨界水中氧化分解成為CO2、H2O等無害的小分子化合物。已有的研究表明,超臨界水氧化是一種快速、高效去除污水中有毒、有害有機化合物的方法。一些用其他方法不能有效除去的污染物,用超臨界水氧化法能夠處理到環(huán)境可接受的程度。趙朝成發(fā)現(xiàn),超臨界水中的氧化反應能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油分,并且反應時間、反應溫度是影響油去除率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高壓反應器存在比較嚴重的腐蝕問題,這也是超臨界水氧化技術工業(yè)化需要解決的主要障礙之一。具體聯(lián)系污水寶或參見http://www.yiban123.com更多相關技術文檔。
3 電化學法
以金屬鋁或鐵作陽極電解處理含油廢水的方法,主要適用于機加工工業(yè)中冷卻潤滑液在化學絮凝后的二級處理。目前該方法已得到廣泛應用。國內(nèi)外使用較多的是小間隙(1mm)高流速旋轉(zhuǎn)電極裝置,對其存在的陽極鈍化問題雖研究較多,但仍未根本解決。朱錫恩設計了其他形狀的電解裝置,該裝置可減小陽極鈍化并提高絮凝效果。利用定時交換電極極性的方法,也能有效地除去電極上的鈍化物。
電絮凝法具有處理效果好、占地面積小、操作簡單、浮渣量相對較少等優(yōu)點,但是它存在陽極金屬消耗量大、需要大量鹽類作輔助藥劑、耗電量高、運行費用較高等缺點。值得注意的是,為節(jié)省優(yōu)質(zhì)金屬材料,許多研究工作采用不銹鋼等作筐形電極,在筐內(nèi)填充由金屬加工中產(chǎn)生的鐵屑等廢料作為溶解性陽極。但普遍存在的問題是,金屬屑之間的電接觸破壞和金屬屑孔被水解產(chǎn)物堵塞,從而導致電阻很快增加。對此,雖有不少研究,但改進效果并不理想,較難用于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