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頓氧化法是在pH=2~5條件下,以Fe2+為催化劑,用H2O2進行化學氧化的廢水處理方法。將Fe2+/H2O2組成的體系,稱為芬頓試劑。反應機理為Fe2+和Fe3+與H2O2反應,生成強氧化性的羥基自由基,在水溶液中與難降解有機物生成有機自由基使之結構破壞,最終實現(xiàn)氧化分解。
由于H2O2價格昂貴,芬頓法單獨使用成本較高,在實際中通常與生物、混凝、吸附等技術聯(lián)用,將其作為預處理或深度處理,以降低成本。蘇榮軍等采用絮凝-芬頓試劑氧化
組合工藝法對出水進行處理,通過實驗確定最佳工藝條件為:聚合氯化鋁量為0.8mg/L,聚丙烯酰胺的量為6μg/L,F(xiàn)e2+/H2O2物質的量的比1:3.5,F(xiàn)eSO4•7H2O投加量為1.62mmol/L,pH=3.0時,處理后COD去除率可達82.04%。為提高芬頓試劑的氧化活性,減少Fe2+的二次污染,將光、電、微波等技術與芬頓法協(xié)同作用,得到了較好的效果,此過程稱為類芬頓氧化法。李亞峰等[4]通過強化腐植酸-Fenton體系,對硝基苯廢水進行處理,當pH值和Fe3+的用量在一個最佳反應范圍之內,隨著H2O2的投加量、輻射時間的增大、微波功率,硝基苯的降解率逐漸升高。當加入腐殖酸后,促進反應的進行,在pH接近中性時該反應仍具有很高的降解率。SuRongjun等采用太陽光-Fenton氧化工藝來降解乙酰螺旋霉素抗生素有機廢水,在H2O2:FeSO4•7H2O為1:1,F(xiàn)eSO4•7H2O為7.8mmol/L,pH值為3.0的條件下,在太陽光照射條件下,其BOD5/COD的比值由0.15增至0.24,可生化性得到一定提高,COD去除率達78.9%,若采用一定預處理措施后,反應總去除率可高達88.6%。具體聯(lián)系污水寶或參見http://www.yiban123.com更多相關技術文檔術文檔。
芬頓氧化技術具有氧化能力強、操作簡單等優(yōu)點,可單獨應用也可與其他技術協(xié)同作用。但該法H2O2利用率低,反應pH值降低,生成大量含鐵污泥,出水中含有的過量Fe2+會造成二次污染,進而增加后續(xù)處理的難度和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