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咸水的化學組成與濃度分布受氣象、地形地貌、水文地質條件及人類活動等因素的控制.由于形成條件的不同,造成各地區(qū)苦咸水的給水水質差異顯著.由此導致BWRO過程中膜面污染現象隨場域進水水質影響較大。
進水來源及污染傾向苦咸水大部分來源于地下水,可能由于天然鹽堿含水層、海水入侵或人為影響(過度使用和灌溉)等因素使地下水變咸.表層苦咸水不太常見,但也可能成因于天然或人類活動等因素.當采用開放式表層苦咸水直接取水法后,運行過程中發(fā)現,即使在添加化學藥劑預處理的條件下,RO膜元件仍發(fā)生了嚴重的膜污染現象.因此,BWRO淡化廠開始較多采用地下井水取水法,從而改善了膜元件在運行過程中的分離性能和穩(wěn)定性.地下井水取水法和開放式表層苦咸水直接取水法最大的不同在于給水中有機物和顆粒物含量的不同.從類似于井的容器中汲水,天然地經過了多孔介質的過濾作(砂質、黏土和巖石等),給水中的許多顆粒物質和一些有機物被除去。
苦咸水給水中經常伴隨高含量的二價陽離子和單價陰離子,如Ca2+、Mg2+、NO-3和F-離子,必須脫除.而且F-離子濃度過大(>1.5mg·L-1)易導致人體出現氟牙癥.常見的水體脫氟方法有化學反應沉淀法、離子交換法、吸附法和膜分離技術等.與海水成分相比,苦咸水TDS值較小,但是研究發(fā)現后者成分中CCa2+/TDS、CCO23-/TDS和CSO24-/TDS比率明顯較大,這表明海水TDS中主要由一價Na+和Cl-離子構成,而苦咸水TDS中通常是由二價成垢離子Ca2+、CO2-3和SO2-4離子構成。具體聯系污水寶或參見http://www.yiban123.com更多相關技術文檔術文檔。
苦咸水中的一些成分如B(OH)3和SiO2,在不同的苦咸水水源中含量差異較大.詳細的特定水域進水成分是BWRO工藝優(yōu)化中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其中,最難被去除的成之一是硼,實驗表明無機分子硼能夠引起不利的逆反性繁殖再現效應.一般地,NFRO膜對帶電荷離子的截留率好于對中性分子的截留率.硼在水溶液中天然以硼酸分子(B(OH)3)的形式存在,在苦咸水中的含量一般在2.4—15.0mg·L-1.由于硼酸分子相對較高的pKa(pKa=9.2),在中性或酸性溶液中限制了進一步的電解分離.另外,飲用水標準對硼的最低含量要求越來越嚴格.硼酸分子的電離作用和硼的截留隨進水pH的增加而增加;增加pH的不利結果是易于引發(fā)無機鹽沉淀和膜面結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