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性廢水和堿性廢水是所有工業(yè)廢水中最常見的一種廢水,若不進行回收利用和必要的處理,直接排放,將嚴重地腐蝕管道、渠道和水工構筑物;排入水體,則會改變水體的pH值,危害水體的自凈作用,破壞自然生態(tài),導致水生資源的減少或毀滅。堿性廢水中的大量有機物,會消耗水體中的溶解氧,造成魚類等水生物的缺氧而窒息死亡。酸性和堿性廢水,都能限制和妨礙水體的使用價值,因此必須進行適當?shù)奶幚硪院螅箯U水的pH值處于6-9間,方能排放到受納水體
一、什么是酸堿廢水
酸性廢水是pH值小于6的廢水,主要來自于冶金、金屬加工、石油化工、化纖、電鍍等企業(yè)排放的廢水;堿性廢水是pH值大于9的廢水,主要來自于造紙、制革、煉油、石油化工、化纖等行業(yè)。酸堿廢水進入水體會破壞自然中和作用,使水體的pH值發(fā)生變化,影響水生生物的正常生長,使水體自凈功能下降。酸堿廢水滲入土壤,會破壞土壤的理化性質,造成土壤的酸化或堿化,影響農作物正常生長。水體酸性化還會對船舶、橋梁及其他水上建筑物造成損害。其中有的含有機堿或含無機堿。堿的質量分數(shù)有的高于5%,有的低于1%。酸堿廢水中,除含有酸堿外,常含有酸式鹽、堿式鹽以及其他無機物和有機物。
二、酸堿廢水的處理原則
治理酸堿廢水一股原則是:
(一)高濃度酸堿廢水,應優(yōu)先考慮回收利用,根據(jù)水質、水量和不同工藝要求,進行廠區(qū)或地區(qū)性調度,盡量重復使用:如重復使用有困難,或濃度偏低,水量較大,可采用濃縮的方法回收酸堿。
(二)低濃度的酸堿廢水,如酸洗槽的清洗水,堿洗槽的漂洗水,應進行中和處理。
對于中和處理,應首先考慮以廢治廢的原則。如酸、堿廢水相互中和或利用廢堿(渣)中和酸性廢水,利用廢酸中和堿性廢水。在沒有這些條件時,可采用中和劑處理。
三、酸堿廢水的處理辦法
(一)酸堿中和法
在含酸廢水中加入堿性物質,在含堿廢水中加入酸性物質,進行中和反應,使之生成中性鹽和水。
(1) 自身中和法利用陽離子交換劑再生排出的廢酸液來中和陰離子交換劑再生排出的廢堿液,以達到中和目的。自身中和法又有①單池式:將廢酸、廢堿液都直接排入一個混合池中,經攪拌均勻后排出;②雙池式:同時設置一個廢堿池和一個混合池,廢堿液排人廢堿池儲存,待陽離子交換器再生時,將廢酸、廢堿液同時排入混合池中和后排出;③三池式:同時設置一個廢堿池、一個廢酸池和一個混合池。自身中和法的缺點是由于發(fā)電廠中排出的廢酸、廢堿量是不平衡的,不能恰好中和,使處理后的水質達不到排放標準要求,所以往往仍需要加些酸或堿。
(2) 投藥中和法將堿性藥劑,如石灰(CaO)、石灰石(CaCO3)、電石渣、苛性鈉(NaOH)、碳酸鈉(Na2CO3)等投入到酸性廢水中,或將酸性藥劑,例如鹽酸(HCl)、硫酸(H2SO4)等,投入到堿性廢水中,以達到中和目的。
中和反應的設備可分中和池和中和塔。中和池一般為地上或地下布置,酸、堿廢水通過溝道或管道靠位差進入池中,處理后的廢水用泵排出。中和池的優(yōu)點是系統(tǒng)簡單,運行方便;其缺點是占地面積較大,防腐、防滲較難做好。中和塔設置于離地面一定高度,將酸、堿廢水用管道引至中和塔上部,用循環(huán)泵使塔中酸堿混合均勻,處理后的廢水靠位差排出。其優(yōu)點是塔體防腐較易做好,不存在滲漏問題,且占地面積較少;其缺點是要求離子交換器再生用泵的壓力相應提高,使排水能直接進入中和塔頂部。為此,離子交換樹脂的耐壓強度和均勻性等均相應要求提高。
(二)弱酸陽離子交換處理
將廢酸、廢堿液交替通過弱酸陽離子交換樹脂,當酸液通過時,樹脂轉變?yōu)镠-型(R-Na+HCl→R-H+NaCI),除去廢液中的酸;當堿液通過時,弱酸樹脂將H+放出,中和廢液中的堿性物質,樹脂轉變?yōu)辂}型(R-H+NaOH→R-Na+H2O),這樣往復交替處理,不需還原再生,就能使處理后的酸堿廢水基本達到排放標準。該法于20世紀80年代開始在我國使用,效果較好,排放合格率達95%。為保證排放pH值全部合格,弱酸樹脂的工作交換容量只能利用70%左右,以防弱酸樹脂層漏H+或OH-。具體聯(lián)系污水寶或參見http://www.yiban123.com更多相關技術文檔術文檔。
(三)弱酸、弱堿離子交換聯(lián)合處理
在弱酸離子交換器后串聯(lián)一臺弱堿陰離子交換器,以吸收弱酸樹脂層漏出的H+或OH-,且可用足弱酸離子交換樹脂的工作交換容量,使排出液的pH值完全達標。除此之外,還有將含酸廢水排入火電廠水力輸灰系統(tǒng)的灰水中,以中和灰水中的堿性物質;將含堿廢水當作濕式文丘里除塵器捕滴器用水.以吸收煙氣中的二氧化硫。(何豫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