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實驗以被石油污染的土壤為出發(fā)菌源,以潤滑油為唯一碳源,經(jīng)過篩選分離得到4株對潤滑油具有降解能力的菌株。經(jīng)過形態(tài)觀察、生理生化實驗初步鑒定發(fā)現(xiàn),4株菌株分別為黃單胞菌屬(Xanthomonas)、動膠菌屬(Azotobacter)、假單胞菌屬(Pseudomonas)和黃桿菌屬(Flavobacterium),其中菌株G4為黃桿菌屬,其潤滑油降解效率最高。
研究菌株G4降解性能的影響因素發(fā)現(xiàn),實驗中的各因素對潤滑油降解率的影響大小依次為:溫度>葡萄糖濃度>硫酸銨濃度>pH值。在溫度20~40℃下,菌株G4對潤滑油均具有一定的降解能力。在適宜的溫度范圍中,pH值5.0~9.0范圍內(nèi),菌株G4的潤滑油降解率隨pH值的變化很小,且均在80%以上。菌株G4在以潤滑油為唯一碳源時的最佳培養(yǎng)條件為:溫度30℃,pH值為9.0,硫酸銨濃度為1.0 g/L。在此條件下培養(yǎng)36 h,100 mL的G4培養(yǎng)液對200 μL潤滑油的降解率可達(dá)84.6%。
詳情請點擊下載附件:潤滑油高效降解菌篩選及降解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