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革廢水是制革生產(chǎn)過程中排出的廢水。通常動物皮用鹽腌或用水浸泡,使其膨潤,加石灰、去肉、脫堿,然后用丹寧或鉻,鞣制加脂軟化,最后染色加工制成皮革。整個制革過程中鹽腌皮每千克產(chǎn)生廢水600-700L,水質(zhì)隨工廠規(guī)模、原皮種類及鞣制方法而異。
制革廢水水量、水質(zhì)
從各制革生產(chǎn)工序的排水看:當浸水、去肉、脫毛、水洗工序廢水量約為65%,脫水、浸酸、鞣制、中和染色、水洗的廢水量約占30%,染色上油的水僅占1-5%。
水質(zhì)指標一般為:CODcr:1100-4500mg/L
BOD5: 400-2900mg/L
NH4+-N:20-180mg/L
Cr3+:80mg/L
S2-:200mg/L
SS:1000-2800mg/L
PH:6-12
油脂:50-300mg/L
制革廢水處理的典型工藝組合
制革廢水處理方法1、氣浮+接觸氧化法
沈陽市某制革廠原廢水處理采用生物轉(zhuǎn)盤為主 的處理工藝,運行不正常,排水水質(zhì)不達標。賈秋平等采用渦凹氣浮+二段接觸氧化工藝,對原系統(tǒng) 進行改造,不僅使處理后的廢水達到排放要求,提高 了處理能力和效果,而且回收了80%以上的Cr3+, 使處理后的廢水部分回用。在進水COD 3647 mg/ L時,經(jīng)本工藝處理后,出水COD濃度為77 mg/L, 低于遼寧省《DB21-60-89》新擴改二級標準(COD <100 mg/L)。由于采用了CAF渦凹氣浮,制革廢 水處理運行成本為1.15元/t,低于原處理工藝運行成本0.6元/t。
針對常規(guī)氣浮處理效果不夠理想的情況,李文 龍等將其改進成串聯(lián)氣浮工藝,使對污染物的去 除率大幅增加。如COD的去除率比改進前增加了 33•4%,S2-47.7%, Cr總42.2%, SS 15.3%, CN 60•7%, BOD 76.9%,色度17.5%,同時采用串聯(lián) 氣浮工藝操作也起到了2次氣浮的效果。
制革廢水處理方法2、混凝沉淀+SBR法
張杰等應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對河南某制革廠的廢水進行處理。首先采用物化法除去廢水 中的大量有毒物質(zhì)和部分有機物,再經(jīng)過SBR法生 化降解可溶性有機物。設計日處理量為800 m3,當 進水COD在2500 mg/L時,出水COD在100 mg/ L左右,遠低于國標二級標準(COD<300 mg/L), 該工程的運行成本為0.8元/噸。運行結(jié)果表明,用 SBR工藝處理制革廢水,對水質(zhì)變化的適應性好, 耐負荷沖擊能力強,尤其適合制革廢水相對集中排 放及水質(zhì)多變的特點。而且,SBR處理工藝投資較省,運行成本較一般活性污泥法低。
制革廢水處理方法3、厭氧+好氧
浙江某制革工業(yè)區(qū)采用混凝沉淀+水解酸化+CAST工藝,對來自于準備、鞣制和其它濕加工 工段的綜合廢水進行處理。設計最大進水流量 6000 m3/d,廢水中的硫離子通過預曝氣,并在反應 池加FeSO4和助凝劑PAC,從而沉淀去除;Cr3+通過在反應池中與NaOH發(fā)生沉淀反應而去除。生 化處理采用兼氧和好氧相結(jié)合的工藝,兼氧采用接 觸式水解酸化工藝,可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同時去 除部分COD和SS。好氧采用CAST工藝,為改良 的SBR工藝,具有有機物去除率高、抗沖擊負荷能力強等特點。 具體參見http://www.yiban123.com更多相關技術文檔。
周黎等應用UASB厭氧—CASS好氧生物 處理工藝,對以羊皮為原料的制革工業(yè)廢水進行處理。當進水COD、BOD、SS平均濃度分別為3102 mg/L、1495 mg/L、1231 mg/L時,出水COD、BOD、 SS平均濃度分別為265 mg/L、89 mg/L、127 mg/ L。COD、BOD、SS總?cè)コ蔬_到91.5%、94.1%、 89.5%。采用此工藝串聯(lián),可根據(jù)季節(jié)性、水質(zhì)、水 量的具體情況,調(diào)整該處理運行組合,以便進一步降 低運行費用,水處理運行成本為每噸0.94元。
制革廢水處理方法4、物化+氧化溝
辛集市試炮營制革小區(qū)采用物化+氧化溝 工藝,對原有射流曝氣污水處理系統(tǒng)進行改造和增容,將原一沉池和二沉池改造為一沉池,將原曝氣池 改造為水解酸化池,并在其后接一個常規(guī)的氧化溝; 考慮到該制革小區(qū)生產(chǎn)的淡季和旺季的水量差別,除調(diào)節(jié)池外,所有系統(tǒng)均設為并聯(lián)的2組。改造后 的處理水量增至4800 m3/d,可對進水COD為6100 mg/L左右的廢水進行有效處理。實際運行表明, 該改造工藝的處理效率較高,出水水質(zhì)達到國家《污水綜合排放標準》二級標準。
制革廢水處理方法5、其它工藝
王乾揚等進行了膜法SBR工藝處理皮革廢 水的研究,試驗結(jié)果表明,膜法SBR處理效果好于普通SBR法。BSBR法中,大部分污泥以生物膜形式附著在填料上,有豐富的生物相,其中高營養(yǎng)級的 微生物較多,因而產(chǎn)生的剩余污泥量少;生物膜上形 成了穩(wěn)定的生態(tài)系統(tǒng),生物種類多,數(shù)量多,因此具有更強的耐沖擊負荷能力;投產(chǎn)期短,啟動快,投資少,能耗低。
鄧曉剛等采用脈沖電浮水處理成套設備,和 脈沖電浮—曝氣—脈沖電浮法的處理工藝對某皮革 企業(yè)排放的制革廢水進行處理,經(jīng)實驗驗證,處理后 的水能達到國家一級排放標準。電浮法是利用電浮 過程中電極上析出的微小氣泡(H2、O2)來上浮分離 疏水性雜質(zhì)微粒的絮凝膠體,從而達到固液分離的 目的;而脈沖電浮法可以減小環(huán)流帶來的影響,并能減少瞬時通電面積。 高新紅等采用微電解—二級斜管沉淀工藝, 對豫東地區(qū)某皮革制品有限公司的廢水進行處理。 工程運行表明,在進水COD、BOD、SS平均濃度分 別為1973 mg/L、787 mg/L、1049 mg/L的情況下, 排水中COD、BOD和SS平均濃度分別為206 mg/L 、89 mg/L和102 mg/L。該工程具有投資少、運行 費用低、處理效果好,啟動速度快的特點,并受氣溫 影響小。因此,特別適合北方寒冷地區(qū)的中、小型制革企業(yè)的廢水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