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糞尿含生活污水中的大部分有機物和絕大部分營養(yǎng)鹽,傳統的污水排放和處理模式是將人糞尿成百倍地稀釋、輸送,再消耗能量去去除(見圖1)。污水中所含的氮磷等營養(yǎng)鹽一部分隨出水流失,一部分被降解或成為污泥的組成部分。由于混合廢水的污泥成分復雜,難以將污泥作為農業(yè)營養(yǎng)源,所以這一模式影響了營養(yǎng)物質的有效利用。
建立在傳統排水模式基礎上的污水深度處理與再利用(中水回用模式,見圖2),雖然可以通過替代使用自來水來達到節(jié)水的效果,但在系統能耗及營養(yǎng)鹽回收循環(huán)方面并沒有擺脫傳統排水模式的缺陷。具體參見http://www.yiban123.com更多相關技術文檔。
近十年來興起的源分離理念主要體現在將高濃度的人糞尿與其他雜排水分離,從人糞尿中回收能量和資源。不含人糞尿的雜排水與混合污水排放相比,由于不含沖廁水,其總量可減少1/3~1/2,又由于污染負荷已經大大降低,可以用遠低于傳統污水處理廠所需的能量投入與資金投入得到凈化和分散的再利用效果(可作為地表景觀水、綠化用水、生態(tài)水等),同時還可以減少甚至避免耗資巨大的污水下水管道進行長距離輸送(見圖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