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棉紡織品印染工序里,前處理廢水(退漿、堿減量、煮煉、絲光、漂白廢水)產生的COD占總COD排放量60%~70%,其中退漿和堿減量廢水約占絕大部分,而退漿廢水量一般只占廢水的一小部分,具有量少但濃度高的特點。印染退漿廢水含有大量聚乙烯醇、羧甲基纖維素和表面活性劑。為了提高漿膜品質,現大多采用混合漿料,一般為聚乙烯醇和淀粉的混合漿。隨著紡織工業(yè)的發(fā)展,棉紗上漿率的提高,其退漿廢水的CODCr濃度非常高。由于聚乙烯醇是高聚物,可生化性差。因此高濃度印染廢水采用傳統(tǒng)的活性污泥工藝很難達到滿意的處理效果。Fenton法是一種高級氧化處理技術,通過二價鐵催化分解雙氧水產生高活性·OH,利用產生的自由基攻擊有機污染物,使之降解為低毒或者無毒的無機鹽、水、二氧化碳等物質,從而達到去除污染物的目的。有研究者研究了光助-Fenton氧化處理印染廢水,色度去除率和COD去除率都達到了較好的效果。現有采用類Fenton法處理高濃度有機廢水。Fe-C微電解法利用電極反應得到的高活性[H]使大分子有機物降解為小分子,具有脫色作用,同時反應產生的二價鐵在反應結束后通過調節(jié)pH生成膠體絮凝劑,對廢水具有去除COD的作用。Fe-C微電解反應與Fenton法有異曲同工之妙,基于此,擬在Fe-C微電解反應過程中投加少量雙氧水,使之成為類Fenton反應,強化Fe-C微電解處理效果。
具體方法:首先,對廢水進行絮凝預處理,考察CODCr以及色度的絮凝去除情況;其次,在絮凝預處理的基礎上,采用Fenton處理工藝對廢水進行氧化處理;再次,在絮凝預處理的基礎上,利用Fe-C微電解反應處理廢水;最后,就是進行一定的分析。
對于CODCr的高濃度印染廢水,絮凝預處理可以使CODCr降低一半左右,色度下降20%左右。對于絮凝預處理后,Fenton反應可以去除一半的CODCr以及大部分的色度。在最佳雙氧水添加量條件下,Fe2+/H2O2比值,反應時間,廢水pH下,有利于反應的進行,總CODCr去除率達到70%左右。酸性條件下加入雙氧水有利于Fe-C微電解反應的進行,實驗所處理印染廢水無需進行pH調節(jié)。Fe-C反應添加的雙氧水量只需較低濃度,適宜反應時間為兩個小時。Fe-C微電解反應結束后,pH上升,加入NaOH調節(jié)pH至中性或弱堿性,可以基本去除引入廢水中的二價鐵,總CODCr去除率達到60%~70%,色度去除率幾乎為百分之百。Fe-C反應消耗的雙氧水以及NaOH量都遠遠小于Fenton反應,處理成本較低,適用于工業(yè)廢水的預處理。(來源:谷騰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