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日:2024.06.11
申請日:2024.04.19
分類號:C02F9/00(2023.01)I;C02F1/00(2023.01)N;C02F3/30(2023.01)N;C02F3/12(2023.01)N;C02F5/08(2023.01)N;C02F1/50(2023.01)N;C02F101/30(2006.01)N;
C02F101/10(2006.01)N;C02F101/16(2006.01)N
摘要
本發(fā)明屬于污水處理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A2O-MBR組合式污水脫氮除磷池及其方法,一種A2O-MBR組合式污水脫氮除磷池包括:過濾池、緩沖池、厭氧池、缺氧池、好氧池、膜生物反應池、消毒池和電控箱;該方法具體如下:在厭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內分別進行厭氧處理、缺氧處理和好氧處理,好氧處理過程中進行曝氣,好氧處理后下側有沉淀的活性污泥,污泥抽吸泵對活性污泥抽吸輸出并輸出一部分回流進入?yún)捬醭貎,進入?yún)捬醭貎鹊幕钚晕勰嗯c進入?yún)捬醭貎鹊奈鬯旌;膜生物反應器將?jīng)過好氧處理的污水內水分聚集輸出至消毒池內,并進行消毒,消毒后排放。厭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具有足夠的厭氧、缺氧、好氧處理空間,脫氮除磷效果較好。
權利要求書
1.一種A2O-MBR組合式污水脫氮除磷池,其特征在于,包括:過濾池(1)、緩沖池(2)、厭氧池(3)、缺氧池(4)、好氧池(5)、膜生物反應池(6)、消毒池(7)和電控箱(8);其中,所述過濾池(1)、緩沖池(2)、厭氧池(3)、缺氧池(4)、好氧池(5)、膜生物反應池(6)、電控箱(8)從左到右依次排布,所述消毒池(7)設置在膜生物反應池(6)的側邊:所述過濾池(1)的右側與緩沖池(2)連通,所述緩沖池(2)的右側壁上設置有提升水管(21),所述提升水管(21)的一端位于厭氧池(3)內、另一端位于緩沖池(2)內,所述緩沖池(2)內設置有污水提升泵,所述污水提升泵的出水口與提升水管(21)的一端部連接;所述厭氧池(3)的右側設置有連通槽一(33),所述厭氧池(3)通過連通槽一(33)與缺氧池(4)連通,所述缺氧池(4)的右側設置有連通槽二(43),所述缺氧池(4)通過連通槽二(43)與好氧池(5)連通;所述好氧池(5)內設置有曝氣管一(51),所述好氧池(5)的下表面設置有多排曝氣盤組一(52),所述曝氣管一(51)的一端與曝氣盤組一(52)連通,所述曝氣管一(51)的另一端延伸至好氧池(5)外側并與鼓風機一的出氣口連接,所述好氧池(5)的右側開設有連通槽三(53),所述好氧池(5)通過連通槽三(53)與膜生物反應池(6)連通;所述好氧池(5)內設置有污泥抽吸泵(54),所述污泥抽吸泵(54)的出泥口上連接有出泥管(55),所述出泥管(55)的管路上設置有污泥回流管(57),所述污泥回流管(57)的另一端延伸至厭氧池(3)內,所述出泥管(55)、污泥回流管(57)的管路上分別設置有污泥閥一(56)、污泥閥二(58);所述膜生物反應池(6)內設置有膜生物反應器(61),所述膜生物反應器(61)的出水口延伸至消毒池(7)內;所述電控箱(8)內設置有電氣柜(85)、阻垢劑存放箱(81)、消毒液存放箱(82),所述膜生物反應池(6)、消毒池(7)內分別設置有分散管網(wǎng)一(83)、分散管網(wǎng)二(84),所述阻垢劑存放箱(81)、消毒液存放箱(82)內均設置有抽液泵,所述阻垢劑存放箱(81)、消毒液存放箱(82)內的抽液泵分別與分散管網(wǎng)一(83)、分散管網(wǎng)二(84)連接;所述消毒池(7)的側壁上連接有排放抽吸管(71),所述消毒池(7)內設置有與排放抽吸管(71)連接有排放抽吸泵,所述排放抽吸管(71)的另一端延伸至消毒池(7)的外側。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A2O-MBR組合式污水脫氮除磷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濾池(1)的左側壁上開設有進水通道(11),所述進水通道(11)內縱向活動插接有閥板(12),所述過濾池(1)的右側壁開設置有過濾出水槽(13),所述過濾出水槽(13)的右側壁設置有過濾網(wǎng)板(14),所述過濾出水槽(13)與緩沖池(2)連通。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A2O-MBR組合式污水脫氮除磷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濾池(1)內設置有抽吸筒(15),所述抽吸筒(15)的一端插入在過濾池(1)內部、另一端搭在過濾池(1)的側壁上并延伸至過濾池(1)的外側,所述抽吸筒(15)的外壁上均勻開設有出水濾孔(19),所述抽吸筒(15)的內部轉動安裝有螺旋輸送軸(16),所述抽吸筒(15)位于過濾池(1)側壁上的一端安裝有驅動電機(17),所述驅動電機(17)的輸出軸與螺旋輸送軸(16)的一端連接,所述抽吸筒(15)的位于過濾池(1)外側的一端下表面設置有輸出管(18)。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A2O-MBR組合式污水脫氮除磷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厭氧池(3)的內部設置有多個隔離板(31),多個所述隔離板(31)將厭氧池(3)的內部隔離形成往復折返流道,所述提升水管(21)遠離污水提升泵的一端設置在往復折返流道的左端,所述污泥回流管(57)延伸至往復折返流道的左端。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A2O-MBR組合式污水脫氮除磷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復折返流道的左端設置有分散機構(32),所述分散機構(32)安裝在厭氧池(3)的內腔左側壁和左側的隔離板(31)左側壁之間,所述污泥回流管(57)的左端延伸至分散機構(32)的上游,所述提升水管(21)位于污泥回流管(57)的上游。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A2O-MBR組合式污水脫氮除磷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機構(32)包括板體(321),所述板體(321)上等距離開設有分散槽(322),所述分散槽(322)前端的左右側均開設有減壓分散倒角(323),所述板體(321)的做右側壁均開設有卡槽(324),所述卡槽(324)延伸至板體(321)的底端,所述厭氧池(3)的內腔左側壁和左側的隔離板(31)左側壁均設置有限位導桿(325),所述限位導桿(325)與卡槽(324)相匹配。
7.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A2O-MBR組合式污水脫氮除磷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缺氧池(4)內設置有曝氣管二(41),所述缺氧池(4)的下表面設置有一排曝氣盤組二(42),所述曝氣管二(41)的一端與曝氣盤組二(42)連通,所述曝氣管二(41)的另一端延伸至缺氧池(4)外側并與鼓風機二的出氣口連接。
8.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A2O-MBR組合式污水脫氮除磷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生物反應器(61)包括安裝框架(611),所述安裝框架(611)內設置有多個層疊設置的MBR膜(612)和與MBR膜(612)出口連接的集中管(613),所述集中管(613)遠離MBR膜(612)的一端為出水口,所述集中管(613)的出水口延伸至消毒池(7)內,所述安裝框架(611)的上部設置有凈水存放池容器(615),所述凈水存放池容器(615)為封閉狀,所述凈水存放池容器(615)的一側連接有進出管(617),所述進出管(617)的底端連接有反沖洗管(619),所述反沖洗管(619)的底端與集中管(613)連通,所述反沖洗管(619)的管路上設置有截止閥一(6111),所述集中管(613)的管路上設置有截止閥二(614),所述截止閥二(614)位于反沖洗管(619)的右側,所述凈水存放池容器(615)的上表面與風機(616)的出氣口連接。
9.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A2O-MBR組合式污水脫氮除磷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框架(611)的側壁下側設置有傾斜導板(6112),所述進出管(617)的管路上還連接有出液吹管(618),所述出液吹管(618)的底端延伸至傾斜導板(6112)處,所述出液吹管(618)的管路上設置有截止閥三(6110)。
10.一種基于權利要求1-9任意一項所述A2O-MBR組合式污水脫氮除磷池的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具體如下:過濾池(1)對污水過濾,經(jīng)過過濾后的污水進入緩沖池(2)內暫存;緩沖池(2)內過濾后的污水在污水提升泵抽吸及提升水管(21)的輸送作用下按順序依次進入?yún)捬醭?/span>(3)、缺氧池(4)、好氧池(5)內;在厭氧池(3)、缺氧池(4)、好氧池(5)內分別進行厭氧處理、缺氧處理和好氧處理,好氧處理過程中進行曝氣,好氧處理后下側有沉淀的活性污泥,污泥抽吸泵(54)對活性污泥抽吸輸出并輸出一部分回流進入?yún)捬醭?/span>(3)內,進入?yún)捬醭?/span>(3)內的活性污泥與進入?yún)捬醭?/span>(3)內的污水混合;膜生物反應器(61)將經(jīng)過好氧處理的污水內水分聚集輸出至消毒池(7)內,并進行消毒,消毒后排放。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A2O-MBR組合式污水脫氮除磷池及其方法,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現(xiàn)有一些方案脫氮除磷效率不高的問題。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A2O-MBR組合式污水脫氮除磷池,包括:
過濾池、緩沖池、厭氧池、缺氧池、好氧池、膜生物反應池、消毒池和電控箱;
其中,所述過濾池、緩沖池、厭氧池、缺氧池、好氧池、膜生物反應池、電控箱從左到右依次排布,所述消毒池設置在膜生物反應池的側邊:
所述過濾池的右側與緩沖池連通,所述緩沖池的右側壁上設置有提升水管,所述提升水管的一端位于厭氧池內、另一端位于緩沖池內,所述緩沖池內設置有污水提升泵,所述污水提升泵的出水口與提升水管的一端部連接;
所述厭氧池的右側設置有連通槽一,所述厭氧池通過連通槽一與缺氧池連通,所述缺氧池的右側設置有連通槽二,所述缺氧池通過連通槽二與好氧池連通;
所述好氧池內設置有曝氣管一,所述好氧池的下表面設置有多排曝氣盤組一,所述曝氣管一的一端與曝氣盤組一連通,所述曝氣管一的另一端延伸至好氧池外側并與鼓風機一的出氣口連接,所述好氧池的右側開設有連通槽三,所述好氧池通過連通槽三與膜生物反應池連通;
所述好氧池內設置有污泥抽吸泵,所述污泥抽吸泵的出泥口上連接有出泥管,所述出泥管的管路上設置有污泥回流管,所述污泥回流管的另一端延伸至厭氧池內,所述出泥管、污泥回流管的管路上分別設置有污泥閥一、污泥閥二;
所述膜生物反應池內設置有膜生物反應器,所述膜生物反應器的出水口延伸至消毒池內;
所述電控箱內設置有電氣柜、阻垢劑存放箱、消毒液存放箱,所述膜生物反應池、消毒池內分別設置有分散管網(wǎng)一、分散管網(wǎng)二,所述阻垢劑存放箱、消毒液存放箱內均設置有抽液泵,所述阻垢劑存放箱、消毒液存放箱內的抽液泵分別與分散管網(wǎng)一、分散管網(wǎng)二連接;
所述消毒池的側壁上連接有排放抽吸管,所述消毒池內設置有與排放抽吸管連接有排放抽吸泵,所述排放抽吸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消毒池的外側。
優(yōu)選的,所述過濾池的左側壁上開設有進水通道,所述進水通道內縱向活動插接有閥板,所述過濾池的右側壁開設置有過濾出水槽,所述過濾出水槽的右側壁設置有過濾網(wǎng)板,所述過濾出水槽與緩沖池連通。
優(yōu)選的,所述過濾池內設置有抽吸筒,所述抽吸筒的一端插入在過濾池內部、另一端搭在過濾池的側壁上并延伸至過濾池的外側,所述抽吸筒的外壁上均勻開設有出水濾孔,所述抽吸筒的內部轉動安裝有螺旋輸送軸,所述抽吸筒位于過濾池側壁上的一端安裝有驅動電機,所述驅動電機的輸出軸與螺旋輸送軸的一端連接,所述抽吸筒的位于過濾池外側的一端下表面設置有輸出管。
優(yōu)選的,所述厭氧池的內部設置有多個隔離板,多個所述隔離板將厭氧池的內部隔離形成往復折返流道,所述提升水管遠離污水提升泵的一端設置在往復折返流道的左端,所述污泥回流管延伸至往復折返流道的左端。
優(yōu)選的,所述往復折返流道的左端設置有分散機構,所述分散機構安裝在厭氧池的內腔左側壁和左側的隔離板左側壁之間,所述污泥回流管的左端延伸至分散機構的上游,所述提升水管位于污泥回流管的上游。
優(yōu)選的,所述分散機構包括板體,所述板體上等距離開設有分散槽,所述分散槽前端的左右側均開設有減壓分散倒角,所述板體的做右側壁均開設有卡槽,所述卡槽延伸至板體的底端,所述厭氧池的內腔左側壁和左側的隔離板左側壁均設置有限位導桿,所述限位導桿與卡槽相匹配。
優(yōu)選的,所述缺氧池內設置有曝氣管二,所述缺氧池的下表面設置有一排曝氣盤組二,所述曝氣管二的一端與曝氣盤組二連通,所述曝氣管二的另一端延伸至缺氧池外側并與鼓風機二的出氣口連接。
優(yōu)選的,所述膜生物反應器包括安裝框架,所述安裝框架內設置有多個層疊設置的MBR膜和與MBR膜出口連接的集中管,所述集中管遠離MBR膜的一端為出水口,所述集中管的出水口延伸至消毒池內,所述安裝框架的上部設置有凈水存放池容器,所述凈水存放池容器為封閉狀,所述凈水存放池容器的一側連接有進出管,所述進出管的底端連接有反沖洗管,所述反沖洗管的底端與集中管連通,所述反沖洗管的管路上設置有截止閥一,所述集中管的管路上設置有截止閥二,所述截止閥二位于反沖洗管的右側,所述凈水存放池容器的上表面與風機的出氣口連接。
優(yōu)選的,所述安裝框架的側壁下側設置有傾斜導板,所述進出管的管路上還連接有出液吹管,所述出液吹管的底端延伸至傾斜導板處,所述出液吹管的管路上設置有截止閥三。
一種A2O-MBR組合式污水脫氮除磷池的處理方法,該方法具體如下:
過濾池對污水過濾,經(jīng)過過濾后的污水進入緩沖池內暫存;
緩沖池內過濾后的污水在污水提升泵抽吸及提升水管的輸送作用下按順序依次進入?yún)捬醭亍⑷毖醭、好氧池內?/span>
在厭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內分別進行厭氧處理、缺氧處理和好氧處理,好氧處理過程中進行曝氣,好氧處理后下側有沉淀的活性污泥,污泥抽吸泵對活性污泥抽吸輸出并輸出一部分回流進入?yún)捬醭貎,進入?yún)捬醭貎鹊幕钚晕勰嗯c進入?yún)捬醭貎鹊奈鬯旌希?/span>
膜生物反應器將經(jīng)過好氧處理的污水內水分聚集輸出至消毒池內,并進行消毒,消毒后排放。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
過濾池、緩沖池、厭氧池、缺氧池、好氧池、膜生物反應池、電控箱之間依次排布,整體占用空間也比較緊湊,且厭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具有足夠的厭氧、缺氧、好氧處理空間,脫氮除磷效果較好。
設定阻垢劑存放箱、分散管網(wǎng)一的設置,能夠對膜生物反應池內結垢調控,減少結垢情況,增加膜生物反應器使用壽命。
基于電氣柜對各個泵、電機等結構控制,使得污水處理有序進行。
(發(fā)明人:藍文軍;董俊書;付麗穎;王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