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日:2023.03.21
申請日:2022.11.30
分類號:C02F9/00(2023.01)I;C02F1/52(2023.01)N;C02F1/28(2023.01)N;C02F1/00(2023.01)N;C02F1/40(2023.01)N
摘要
本發(fā)明的一種高油高鹽廢水的處理裝置及方法,涉及多級廢水處理相關領域,包括第一處理罐和第二處理罐,所述第一處理罐和所述第二處理罐之間通過第一水管連通,在所述第一處理罐和所述第二處理罐的底部均固定有水閥,本發(fā)明通過第一處理罐和第二處理罐和第三處理罐對廢水進行分級處理,第一處理罐和第二處理罐內均設有絮凝劑分放機構與絮凝劑均分機構,絮凝劑分放機構與絮凝劑均分機構配合將絮凝劑均分到各個絮凝劑分存組件中,絮凝劑均分機構再將絮凝劑分存組件將絮凝劑攜帶均勻的分散到廢水中各個位置處,能使得凝絮生成后的凝絮不被破壞,提高絮凝劑的凝絮效果,第三處理罐采用活性炭層吸附形式,能有效去除凝絮處理后的廢水氣味。
權利要求書
1.一種高油高鹽廢水的處理裝置,包括第一處理罐(11)和第二處理罐(1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處理罐(11)和所述第二處理罐(12)之間通過第一水管(13)連通,在所述第一處理罐(11)和所述第二處理罐(12)的底部均固定有水閥(22),每個所述水閥(22)與一個凝絮過濾組件固定,所述第一處理罐(11)底部的凝絮過濾組件通過第二水管(14)與所述第二處理罐(12)連通,所述第一處理罐(11)和所述第二處理罐(12)內部均固定有絮凝劑均分機構(70)和絮凝劑分放機構(80),所述第一處理罐(11)和所述第二處理罐(12)內的所述絮凝劑分放機構(80)位于頂部位置,所述第一處理罐(11)與進水管(20)的一端連通,所述第二處理罐(12)與第三水管(19)的一端連通,所述第二處理罐(12)底部的所述凝絮過濾組件與第四水管(42)的一端連通,所述第四水管(42)和所述第三水管(19)與第三處理罐(25)連通,所述第三處理罐(25)內設有活性炭過濾層(45),所述第三處理罐(25)底部與出水管(44)連通;所述絮凝劑分放機構(80)包括絮凝劑存放盤(26),所述絮凝劑存放盤(26)靠近所述絮凝劑均分機構(70)的一側均布有絮凝劑分放頭組件(56),每個所述絮凝劑分放頭組件(56)與所述絮凝劑存放盤(26)內部連通,所述絮凝劑存放盤(26)于所述絮凝劑分放頭組件(56)相反的一側面上固定有第一升降控制電機(33)和第二升降控制電機(32),所述第一升降控制電機(33)和所述第二升降控制電機(32)的電機軸上均固定有一個帶輪(35);所述絮凝劑均分機構(70)包括在豎直方向均布的絮凝劑分散存放層組件,所述第一處理罐(11)與所述第二處理罐(12)底部均固定有第一連桿(47),所述第一連桿(47)與轉盤(46)轉動連接,所述轉盤(46)與所述絮凝劑存放盤(26)之間均布有相互平行的光軸(43),所有的所述光軸(43)頂端與所述絮凝劑存放盤(26)固定,所述光軸(43)底端與所述轉盤(46)固定,所述絮凝劑分散存放層組件包括第一網狀支撐片(36),所述第一網狀支撐片(36)上均布有絮凝劑分存組件(37),每層的所述第一網狀支撐片(36)上均固定有帶孔滑片(38),每個所述帶孔滑片(38)與一個所述光軸(43)之間滑動配合,位于最頂端和最底端的所述絮凝劑分散存放層組件上固定有固定片(39),所述轉盤(46)上轉動設有在豎直方向上與所述絮凝劑存放盤(26)上的所述帶輪(35)位置相同數(shù)量相等的所述帶輪(35),在豎直方向上相對的兩個所述帶輪(35)之間通過傳動帶(34)傳動,由所述第二升降控制電機(32)驅動的所述傳動帶(34)一側通過所述固定片(39)與最底層的所述絮凝劑分散存放層組件固定,由所述第二升降控制電機(32)驅動的所述傳動帶(34)一側通過所述固定片(39)與最頂層的所述絮凝劑分散存放層組件固定,每側的所述絮凝劑分散存放層組件之間通過連桿組件固定,最頂層的所述絮凝劑分散存放層組件與所述轉盤(46)之間設有頂針組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油高鹽廢水的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劑分存組件(37)包括儲存杯(49),所述儲存杯(49)的頂部設有孔,孔在無外力作用下與底部密封盤(52)貼緊,所述儲存杯(49)內頂部固定有固定架(53),所述固定架(53)上固定有第一頂針(50),所述固定架(53)與所述底部密封盤(52)之間通過彈簧(51)連接,所述彈簧(51)通過彈力使得所述底部密封盤(52)與所述儲存杯(49)底部的孔貼緊密封。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高油高鹽廢水的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劑分放頭組件(56)的結構與所述絮凝劑分存組件(37)去除所述第一頂針(50)后的結構尺寸一致。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油高鹽廢水的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處理罐(11)和所述第二處理罐(12)內均固定有支撐環(huán)(59),所述第一處理罐(11)和所述第二處理罐(12)內還固定有轉動控制電機(30),所述轉動控制電機(30)的電機軸上固定有齒輪(31),所述齒輪(31)與齒環(huán)(27)嚙合。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油高鹽廢水的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桿組件包括第一連桿(47)和第二連桿(48),所述第一連桿(47)的長度為所述第二連桿(48)的二分之一,所述第一連桿(47)位于最頂層的和最底層的所述絮凝劑分散存放層組件處,最頂層處的所述絮凝劑分散存放層組件與第一連桿(47)的一端鉸接,所述第一連桿(47)的另一端與一個所述第二連桿(48)鉸接,最頂層的所述絮凝劑分散存放層組件和最頂層的絮凝劑分散存放層組件之間的所述絮凝劑分散存放層組件于所述第二連桿(48)中端位置處與所述第二連桿(48)轉動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油高鹽廢水的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處理罐(11)和所述第二處理罐(12)內均固定有罐內導水管(58),所述第一處理罐(11)的所述罐內導水管(58)頂端與所述第一水管(13)的一端連通,所述第二處理罐(12)內的所述罐內導水管(58)與所述第三水管(19)的一端連通,所述第三水管(19)上固定連通有第一水泵(24),所述第四水管(42)上固定連通有第二水泵(23),所述第一水泵(24)和所述第二水泵(23)通過第一支撐架(18)固定,所述第一水管(13)上固定連通有第三水泵(16),所述第二水管(14)上固定連通有第四水泵(15),所述第一處理罐(11)與所述第二處理罐(12)之間固定有第二支撐架(17),所述第四水泵(15)和所述第三水泵(16)均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撐架(17)上。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油高鹽廢水的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凝絮過濾組件包括儲水箱(21),所述儲水箱(21)底部固定有匯集水槽(40),所述匯集水槽(40)與所述儲水箱(21)之間固定有過濾層(41)。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油高鹽廢水的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頂針組件包括第二網狀支撐片(54),所述第二網狀支撐片(54)與所述轉盤(46)固定,所述第二網狀支撐片(54)上固定設有與所述絮凝劑分散存放層組件上的所述絮凝劑分存組件(37)位置分布情況相同第二頂針(55)。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油高鹽廢水的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劑存放盤(26)頂部固定有添加漏斗(28),所述添加漏斗(28)位于導管(29)豎直方向的下方,所述導管(29)與處理罐頂部的添加口固定。
10.根據權利要求1-9中任一項所述的一種高油高鹽廢水的處理裝置的過濾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S1:將除油絮凝劑溶液放入所述第一處理罐(11)中所述絮凝劑存放盤(26)內,在所述第二處理罐(12)內添加除鹽絮凝劑溶液;S2:通過所述第一處理罐(11)和所述第二處理罐(12)內的所述絮凝劑均分機構(70)與所述絮凝劑分放機構(80)的配合,將所述絮凝劑分放機構(80)中的絮凝劑充滿到所述絮凝劑均分機構(70)中每個所述絮凝劑分存組件(37)內部;S3:先將待處理廢水抽入到所述第一處理罐(11)內,再控制所述絮凝劑均分機構(70)將每個所述絮凝劑分存組件(37)展開,將所述絮凝劑分存組件(37)內的絮凝劑均勻分布到廢水內部;S4:控制所述第一處理罐(11)中所述絮凝劑均分機構(70)以低轉速轉動,將絮凝劑與廢水充分混勻,然后停止所述絮凝劑均分機構(70)轉動,讓所述第一處理罐(11)內的廢水靜置沉降凝絮;S5:將所述第一處理罐(11)內沉降后的廢水上層清液抽出到所述第二處理罐(12)內,再將所述第一處理罐(11)內有大量凝絮的廢水在所述第一處理罐(11)下方的凝絮過濾組件進行過濾后抽入到所述第二處理罐(12)內:S6:所述第二處理罐(12)內的高鹽廢水處理與S3到S5中的步驟相同,然后再將其抽入到所述第三處理罐(25)內,進行過濾和除異味,最后通過所述出水管(44)排出完成處理。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高油高鹽廢水的處理裝置及方法,來解決上述問題。
本發(fā)明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xiàn)的:一種高油高鹽廢水的處理裝置,包括第一處理罐和第二處理罐,所述第一處理罐和所述第二處理罐之間通過第一水管連通,在所述第一處理罐和所述第二處理罐的底部均固定有水閥,每個所述水閥與一個凝絮過濾組件固定,所述第一處理罐底部的凝絮過濾組件通過第二水管與所述第二處理罐連通,所述第一處理罐和所述第二處理罐內部均固定有絮凝劑均分機構和絮凝劑分放機構,所述第一處理罐和所述第二處理罐內的所述絮凝劑分放機構位于頂部位置,所述第一處理罐與進水管的一端連通,所述第二處理罐與第三水管的一端連通,所述第二處理罐底部的所述凝絮過濾組件與第四水管的一端連通,所述第四水管和所述第三水管與第三處理罐連通,所述第三處理罐內設有活性炭過濾層,所述第三處理罐底部與出水管連通;
所述絮凝劑分放機構包括絮凝劑存放盤,所述絮凝劑存放盤靠近所述絮凝劑均分機構的一側均布有絮凝劑分放頭組件,每個所述絮凝劑分放頭組件與所述絮凝劑存放盤內部連通,所述絮凝劑存放盤于所述絮凝劑分放頭組件相反的一側面上固定有第一升降控制電機和第二升降控制電機,所述第一升降控制電機和所述第二升降控制電機的電機軸上均固定有一個帶輪;
所述絮凝劑均分機構包括在豎直方向均布的絮凝劑分散存放層組件,所述第一處理罐與所述第二處理罐底部均固定有第一連桿,所述第一連桿與轉盤轉動連接,所述轉盤與所述絮凝劑存放盤之間均布有相互平行的光軸,所有的所述光軸頂端與所述絮凝劑存放盤固定,所述光軸底端與所述轉盤固定,所述絮凝劑分散存放層組件包括第一網狀支撐片,所述第一網狀支撐片上均布有絮凝劑分存組件,每層的所述第一網狀支撐片上均固定有帶孔滑片,每個所述帶孔滑片與一個所述光軸之間滑動配合,位于最頂端和最底端的所述絮凝劑分散存放層組件上固定有固定片,所述轉盤上轉動設有在豎直方向上與所述絮凝劑存放盤上的所述帶輪位置相同數(shù)量相等的所述帶輪,在豎直方向上相對的兩個所述帶輪之間通過傳動帶傳動,由所述第二升降控制電機驅動的所述傳動帶一側通過所述固定片與最底層的所述絮凝劑分散存放層組件固定,由所述第二升降控制電機驅動的所述傳動帶一側通過所述固定片與最頂層的所述絮凝劑分散存放層組件固定,每側的所述絮凝劑分散存放層組件之間通過連桿組件固定,最頂層的所述絮凝劑分散存放層組件與所述轉盤之間設有頂針組件,所述頂針組件能將每個所述絮凝劑分散存放層組件中的液體放出。
優(yōu)選地,所述絮凝劑分存組件包括儲存杯,所述儲存杯的頂部設有孔,孔在無外力作用下與底部密封盤貼緊,所述儲存杯內頂部固定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固定有第一頂針,所述固定架與所述底部密封盤之間通過彈簧連接,所述彈簧通過彈力使得所述底部密封盤與所述儲存杯底部的孔貼緊密封。
優(yōu)選地,所述絮凝劑分放頭組件的結構與所述絮凝劑分存組件去除所述第一頂針后的結構尺寸一致。
優(yōu)選地,所述第一處理罐和所述第二處理罐內均固定有支撐環(huán),所述支撐環(huán)用于支撐所述絮凝劑存放盤,所述第一處理罐和所述第二處理罐內還固定有轉動控制電機,所述轉動控制電機的電機軸上固定有齒輪,所述齒輪與齒環(huán)嚙合。
優(yōu)選地,所述連桿組件包括第一連桿和第二連桿,所述第一連桿的長度為所述第二連桿的二分之一,所述第一連桿位于最頂層的和最底層的所述絮凝劑分散存放層組件處,最頂層處的所述絮凝劑分散存放層組件與第一連桿的一端鉸接,所述第一連桿的另一端與一個所述第二連桿鉸接,最頂層的所述絮凝劑分散存放層組件和最頂層的絮凝劑分散存放層組件之間的所述絮凝劑分散存放層組件于所述第二連桿中端位置處與所述第二連桿轉動連接,通過連桿組件使得僅需控制最頂層和最底層的所述絮凝劑分散存放層組件便可讓整個絮凝劑分散存放層組件均勻分布。
優(yōu)選地,所述第一處理罐和所述第二處理罐內均固定有罐內導水管,所述第一處理罐的所述罐內導水管頂端與所述第一水管的一端連通,所述第二處理罐內的所述罐內導水管與所述第三水管的一端連通。
優(yōu)選地,所述凝絮過濾組件包括儲水箱,所述儲水箱底部固定有匯集水槽,所述匯集水槽與所述儲水箱之間固定有過濾層。
優(yōu)選地,所述第三水管上固定連通有第一水泵,所述第四水管上固定連通有第二水泵,所述第一水泵和所述第二水泵通過第一支撐架固定。
優(yōu)選地,所述第一水管上固定連通有第三水泵,所述第二水管上固定連通有第四水泵,所述第一處理罐與所述第二處理罐之間固定有第二支撐架,所述第四水泵和所述第三水泵均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撐架上,通過所述第三水泵將所述第一處理罐內絮凝后的廢水從所述第一處理罐內抽入到所述第二處理罐內。
優(yōu)選地,所述頂針組件包括第二網狀支撐片,所述第二網狀支撐片與所述轉盤固定,所述第二網狀支撐片上固定設有與所述絮凝劑分散存放層組件上的所述絮凝劑分存組件位置分布情況相同第二頂針。
優(yōu)選地,所述絮凝劑存放盤頂部固定有添加漏斗,所述添加漏斗位于導管豎直方向的下方,所述導管與處理罐頂部的添加口固定。
綜上所述,本發(fā)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發(fā)明通過第一處理罐和第二處理罐和第三處理罐對廢水進行分級處理,第一處理罐和第二處理罐內均設有絮凝劑分放機構與絮凝劑均分機構,絮凝劑分放機構存放絮凝劑,絮凝劑分放機構與絮凝劑均分機構配合將絮凝劑均分到絮凝劑均分機構中各個絮凝劑分存組件中,絮凝劑均分機構再將絮凝劑分存組件將絮凝劑攜帶均勻的分散到廢水中各個位置處,再通過較小的轉動速度便能完成絮凝劑與廢水的充分混合,能使得凝絮生成后的凝絮不被破壞,提高絮凝劑的凝絮效果,第三處理罐采用活性炭層吸附形式,能有效去除凝絮處理后的廢水氣味。
(發(fā)明人:唐亮;張山岳;袁智力;任喜;謝思竹)